师徒俩又讨论了几句学问上的事,赵师爷让傅云英留下吃饭,她推辞道:“还要去杨家一趟。”
……
朱和昶生得人高马大的,其实底子虚,春天乍暖还寒,他不幸感了风寒,卧病在床。楚王立刻派人把他接到杨家养病。昨天吉祥回书院请傅云英找几本通俗小说给朱和昶带去,说他整天待在房里闷闷不乐,楚王急得上跳下窜,主子不高兴,杨家和楚王府的仆人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吉祥被他老爹打发过来请傅云英过去探望病中的朱和昶,他从小养在内院里,只有她这么一个朋友。
说起来,朱和昶其实是因为她病的。她实在忙,每天夜里过了三更才睡。朱和昶见她天天废寝忘食,焚膏继晷,自告奋勇要帮她整理稿子。她想着朱和昶大概没正经做过什么事,觉得整理稿子新鲜好玩,就随他去,没阻止。哪想朱和昶态度比傅云启还认真,逐字逐句抄写稿子,把所有学生的文章按照文题详细归类,夜里非要吉祥催促三四回才梳洗就寝。他向来娇生惯养,晚睡了几夜,白天经冷风一吹,就这么病倒了。
……
傅云英从范府出来,乔嘉和王大郎在外边等她,牵着马迎上前。
她蹬鞍上马,视线扫过巷口,眼珠一转,“大郎,去铺子秤几斤果子。”
大郎答应一声,掏出荷包,“少爷,买甜的还是咸的?”
“多买点方块酥糖,那个开胃。再买点松子糖,山楂糕,要买苏州府的。”
大郎一一应下,转身跑向巷口,不一会儿揣着纸包回来。
主仆几个穿过街市,很快就到了杨家门前。
朱和昶小时候就是在王府中的毒,所以很少住王府,通常住外宅,府门外挂着杨家的牌匾。
管家听门子说傅云英来了,亲自迎了出来。
傅云英塞了个大纸包给他,“给你们少爷的。”
吉祥说朱和昶病中无聊,她托人买了好几本南方流行的通俗小说给他解闷,武昌府市面上暂时没有卖的,他肯定没看过。不过既然是探病,只送几本书不太合适,她买了几样点心,都是傅云启平时生病的时候喜欢吃的。
管家咦了一声,朱和昶是王府世子,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没有?下人孝敬他,一般专挑稀罕的从来没人见过的玩意,傅少爷倒也老实,竟然拿这一大包街边铺子买来的果子送世子!
他腹诽归腹诽,还是命人将果子送去灶房给婆子验看。
杨宅挂着杨家的名头,里头却是比照着公侯等级建造的,雕梁画栋,枋柱金漆,中堂七间九架,很有气派。
管家领着傅云英绕了又绕,走了足足一刻钟,才到了地方。
朱和昶病着,郎中不许他见风,门窗紧闭,房里罗帐低垂,密不透风,虽是白天,却得点灯。
傅云英踏进里屋,皱了皱眉。
里屋响起朱和昶惊喜的声音:“云哥来了?快让他进来。”
听起来有些虚弱。
几名彩衣侍女掀起落花流水纹罗帐,傅云英抬起头,目光落在靠坐于床栏前的朱和昶脸上,怔了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