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娘子不常来县衙,连在县城居住的时间都不多,祝缨猜测她此来必是有事。
她哥哥阿苏洞主与祝缨结为义兄弟,祝缨张口就叫她“阿姐”:“阿姐有什么事么?让赵苏捎个信来就行。”
赵娘子笑道:“这件事他办可不成,他得多心。”
祝缨问道:“什么事?”
赵娘子道:“他是我的儿子,他能干、得你的夸奖我也很喜欢,我想问一问阿弟,以后这孩子阿弟是打算就叫他留在县里呢,还是也能送他出去见见世面?”
祝缨道:“他有凌云志,我也愿意助他一臂之力。”
赵娘子道:“就是!我知道阿弟是个可靠的人,可是这孩子总有一天要离开,他离开之后,舅家的事又要托付给谁?谁能代他舅家再与山下联络?他识字、能替他舅舅写东西,除他之外,阿苏家还有哪个能干这个事?”
祝缨道:“这是阿姐的意思还是大哥的意思?又或者已经有了什么安排?有什么事想要我来做?”
她猜这得是山上阿苏家里的决定。
赵娘子道:“大哥想来与阿弟见上一面说一说这个事,阿弟什么时候有空?”
祝缨道:“六月末我要去州城去,没有意外的话在此之前我不会离开本县。大哥的身体还好吗?能够亲自下山吗?需要我亲自去一趟吗?”
赵娘子道:“他还硬朗呢,这样的大事怎么能总叫阿弟来回呢?阿弟要答允,我就传信回去,过两天他就来,怎样?”
“好。”
赵娘子道:“与阿弟说话果然痛快!我这就去传信。”
“阿姐且慢。”
“嗯?”
“刚才这件事阿姐亲自对大郎说一下吧,瞒着他才要叫他多心呢。”
赵娘子道:“不知道哪里学来的脾气,就这么别别扭扭的。”
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对儿子讲,祝缨还是特意将赵苏召了来,将赵娘子要说的事告诉了他。
赵苏沉默了一下,道:“他们想得也是,谁不为自家着想呢?与朝廷的联系是要握在自己手里的。”
祝缨道:“谁也不想被别人卡脖子,你再没私心也不行。这与信任无关。好比父母子女,那么的亲近,儿女长大了是想自己拿主意的。你虽是晚辈,但在这件事情上你们的情势是颠倒的。到底是亲人。”
“哎。”
祝缨又问了他的学业,赵苏也一一答了,他的书背得更熟了,理解上却又有点照本宣科的意思。祝缨道:“还是做事太少。县里修仓库,你跟着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