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缨道:“这是最快的,只诛首恶及危害百姓者,胁从不问。”
皇帝气道:“此等败类公然抢掳朝廷赋税,死有余辜,如何不问?”
祝缨道:“陛下要从速,这是最快的,可以瓦解他们。况且,群氓无知,是要教化的。”
皇帝还是摇头,道:“你呀,办事用力,就是不好动心思。你想一想,若是附逆之人都得赦免,岂不是告诉天下人,抢劫不会受到惩罚?会有多少人效仿呢?就是要让他们看到后果,不敢再为逆。”
祝缨见他的眉间出现一道竖痕,知道他已经打定了主意,马上躬身称是。
皇帝的眉心打开了,微笑道:“户部给你,果然令人放心。”
祝缨唯唯。
这回再告退,皇帝就没再叫住她了。
————————————
出了大殿,祝缨的脸就冷了下来。
有些人,靠他越近,越能体会得到他的魅力所在,另一些人,靠得越近,就越发觉得它不是个玩艺儿!但凡给它一丁点儿敬意,都是自己在犯傻。
她抬手抹了一下脸,放下手来,脸上又是一片平和。
还有许多事要做呢。
今天是赵苏到户部报到的日子,祝缨回到户部,赵苏已经与户部上下都认识了一遍。晨会开完,祝缨对赵苏道:“你与我去东宫,太子有东西要给齐王。”
“是。”
东宫里,冼敬正在对太子诉说一些勋贵的“不法之事”,劝说太子支持加大科考取仕的比例。
这个比例是当年王云鹤还在世的时候,与郑熹等人协调的一个结果。冼敬拿郑衍、王氏案做例子,游说太子:“经过筛选的总比没筛过的强。”
此外他又举了些例子,比如郑家的那个外甥柴令远不学无术,根本不读书,这样的人让他做官,他能干什么?耽误事的。
太子道:“原来是这样。”并不很快地答应下来。他知道冼敬的想法,但是事情不是这么做的,得一点一点的来。
他看得分明,王云鹤晚年也在调整,以王云鹤的能力与威望,尚且不能一蹴而就,太子还是倾向于更慎重一些。据太子观察,冼敬手上的人也不是个个可靠的,不可能完全放手给冼敬去做。
冼敬的态度又是值得鼓励的,太子也就听着,不打断他。
直到祝缨过来。
太子笑道:“他倒守信。请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