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实在入情入理,连康熙都不由连连点头。
而这之后,胤禛又表示。自己在这个层面上,是与皇阿玛一致的。
若真有人比他更为出类拔萃,更能承托起大清江山。
那么他一如最初,愿意在皇阿玛之命下,奉其为主。当他的左膀右臂,兄弟齐心地共建大清。
反之,皇阿玛也根本不会选他。
一直以来以为最最孝顺,对皇位最没有想法的好四儿子坦坦荡荡,不遮不掩地表露了自己的心思。康熙还以为自己会怒不可遏,从此对他万般防备。
可事实上,并没有。
万般冷静之中,康熙甚至还有些果然如此的感觉。
身在帝王家,进一步君临天下、退一步永世称臣的前提下,谁能半点不动心?
当年二哥福全虽然胆子小,被皇阿玛问话的时候只敢说愿意做一个贤王。但事实上,他额娘不是没想法,汗阿玛也更倾向于他。
只是当时京城天花肆虐,连皇阿玛都未曾幸免于难。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已经见过喜的自己才捡了这么个大漏罢了。
而今胤禛有身份,有能力,有功劳,姻亲方面也不错。
老八一倒,他优势大增。
如此前提之下,再坚持自己绝无此心,才假到令人怀疑呢。
能大大方方承认,认认真真努力。通过实实在在的能力来争取他的赞同,光是这一点上就已经远胜其余皇子无数了。
但是这点康熙可没有说出来,免得他太骄傲。
再三思忖之后,康熙只道:“既然如此,你且准备准备,写一个具体的条陈上来。”
胤禛双眼晶亮,忙跪地领旨。
淑宁:!!!
所以,好大儿挂帅还未出征,二儿子往南边组建海军也未启行,大外甥就要当个钦差大臣,往南边查盐政与海贸的具体事宜了?
万般惊讶之外,她深深觉得自家阿大人很有必要去找皇上告个老。
即便康熙九年生人的他,比今上年轻多了,正年富力强着。便随军出征,也能一刀一个厄鲁特蒙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