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下朝时,官员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讨论:“你们知道徐相爷取的是哪家姑娘?”
“听说是王家小姐。”
“琅琊王氏还是保定王家?”
翰林大学士道:“都不是,是前朝的御史大夫家的女儿。”
旁人想了一下:“哎哟,我记得那姑娘年纪可不小了吧?”
“和徐相年纪差不多大,两人倒也般配。”
资政却有些不屑道:“要我说,以徐相的身份地位,理应娶个身份贵重的女子才是。王家早就没落了,王客死后两个儿子都没多大出息,只有一个入仕,如今三十多岁才混了个六品的国子监司业。”
“孙大人你这话说的不妥,娶妻娶贤,王大人在世时为人清廉正直,想来他教养出的女儿肯定错不了。”
孙英抱着胳膊冷笑:“呵,若真是那么好的姑娘,能这么大年纪都没人要?”
有些人不招人待见是有理由的,这孙资政张口闭口贬低王家女,仿佛女子年纪大有多不堪一般。
其他人见状面面相觑,各自散去不再讨论此事。
*
古代成亲比现代要繁琐很多,比如说三媒六聘,三媒就是指三个媒人。
刑部尚书张齐开算一个,测日子的常明道长也姑且算一个,最后一个实在没人,拉来了秦凤图。
六聘则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跟亲迎。如果按这套流程走下来,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
不过两人都挺着急的,事急从简,三个月便都准备妥了。
酒席订了两百八十桌,满朝文武差不多都得来庆祝他的婚礼。
这两百八十桌还不一定能把人全部容下,品级低或者来晚了的,估计得等下一轮才能坐上。
能承办这么大排场的酒楼不多,最后订了祥云楼和鹤双楼两家一起办。
*
明日就是迎亲的正日子,徐府张灯结彩,挂满了红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