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刘大人的说法,确实不会耽误成亲,反正家里有人张罗,他只要在婚期之前回来就行了。
不过元宵总觉得事情不太对,他询问刘大人具体什么案子,刘大人却说小案子,到时候就知道了。
元宵又问同僚,大家像约好了似地,全都说小案子,很容易,元宵逐渐放了心。
他抄了大半年档案早就抄腻了,忽然有这么个机会自然不想放过,所以稍微犹豫了一下就答应了。
明天一早出发,至少出门半个月,元宵今晚回家收拾东西。
新娘的嫁衣,他的喜服早就做好了,西院也重新修整过了,婚期还有不到20天,整个侯府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元宵一回家年年就把他拉住了,“哥,今天水笙姐试嫁衣了,你不知道有多美,我和娘都看呆了。”
这话说的元宵心里痒痒的,他开口就问:“在哪,我也看看去。”
年年拉着他没松手,无语道:“早就换下来了,你现在去能看见什么。”
元宵有些失望,不过转念想到再有二十天两个人就成亲了,那时还不是他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对了,我明天要出门办差,我先给爷爷奶奶请安,你告诉水笙帮我准备点衣服,我一会去找她。”
年年惊讶道:“去哪办差还要准备衣服?”
元宵如实回道:“杭州。”
年年刚才还笑嘻嘻的,这会脸色已经垮下来了,“你怎么回事啊,马上都成亲了去什么杭州。”
上司安排的任务,元宵也不能反对,再说该担心的是他,这会反倒安慰起年年了,“没事,十几天就回来了,肯定不会耽误亲事。”
年年这才有了些笑模样,“那就好,耽误了亲事,娘该担心了,再说水笙姐也会生气的。”
元宵没和年年说几句去田氏那里请安了。
元宵最远只回过赵家镇,这可是他第一次去那么远的地方。
田氏不放心的嘱咐了一遍又一遍。
元宵让田氏放心,这是官差,虽然和奉皇命的钦差大臣没法比,可大理寺也不是什么小地方,去了哪里当地的官府都要积极配合,不敢有半点怠慢。
田氏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便放下了心。
因为明天就要走,田氏没留他吃晚饭,让他和父母交代一声,再好好陪水笙说说话。
水笙和别的孩子不同,她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临近婚期心里可能会忍不住胡思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