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了树枝起身,仅仅这么一会儿,双手已让寒冷空气冻得几分僵硬。
晏斯时捉住她的手,替她捂住,垂眸轻轻呵气。
她抬眼去看,白色圆领的套头毛衣,反射雪光,又映在他脸上,皮肤薄而白皙,那微微垂落的睫毛,似冬日里灰雀的羽毛。
心脏无法控制地怦然而动,像第一次见到他时,那样无端忐忑的心情。
她自己都觉得这一幕过分纯情。
好像,她会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反复地喜欢上晏斯时。
上了车,夏漓接上了车内的数据线给手机充电。
点开微信时,发现七班的群里有新消息,有人发了在明中操场的雪地上,写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照片。
大家纷纷出来冒泡,问学校这么早就开学了?
拍照片的同学说高三已经返校补课了。
有人说,比他们读书那儿还苦逼,至少他们初七才开始上课。
夏漓刷着消息,问晏斯时:“明中高三已经开学了,我们等会儿要不要过去看看。”
晏斯时说好。
吃过午饭,晏斯时载着夏漓去了明中。
校门口没有停车位,车停得稍远。
他们踩着积雪走过去,夏漓的一只手被晏斯时揣在他羽绒服的口袋里。
校门口的书店已经迭代过好多回,早不是他们读书时的模样了,而《看电影·午夜场》也已在2018年的开年伊始,1月2日这天,于微博上宣告了停刊。
好像,他们的青春已经彻底结束。
到了校门口,保安拦着不让进,夏漓报了老庄的名头,说是他的学生,很多年没回来过了,想进母校看看。
——校门外的展览板上,还贴着大红喜报,庄凌晖老师荣获全市最受欢迎教师第一名。
保安问她:“你们哪一届的?”
“2010届。”
“那是毕业好多年了——高考上的什么学校?”
“我南城大学,他麻省理工。”
“国际部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