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方池很有忧患意识,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顺便考了个证。
感谢他入学早,2018年以前的非法本专业也可以参加法考,顾方池是08年入学的。
另一件事情,便是规培期间他的老师遇上医闹。
这里说的老师并不是指他读博的导师,而是医院里所有在他之前进入临床的医生,都可以尊称一声老师。
这位老师比顾方池的年龄也没有大太多,大家混熟了之后都叫他辉哥。
再后来的事情,大家也就知道了,一桩恶意的医闹毁了一位外科医生的职业生涯。
辉哥原本是骨科的骨干,也是下一任骨科主任的接班人,就这样被迫离场。
辉哥的离开让骨科洗了一场牌,应逐那一派的人落井下石,有一次被顾方池听个正着。
顾方池那会儿火气正大,把应逐按在监控死角里打了一顿,提前两个月结束了规培,麻溜跑路。
别误会,看上去医院好像是个充满了勾心斗角的地方,也不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私心。
没有人是完全好或完全坏的,病人是这样,医生是这样,医院也是这样。
就像应逐的私德并不影响他是个好医生,王凤红对学生苛刻并不影响她对患者耐心周到,大家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举起长矛,也会在流感时刻挺身而出,命运一体。
但是辉哥的事情最终让顾方池离开了临床,他那个时候很难不怨恨无理取闹的家属以及只会按着医生的头道歉的医院。
顾方池转行做律师,是不想再有他朋友那样的人被医院的霸王条款逼得走投无路,再有辉哥那样的人被迫离开临床……
但做医疗案件以来,他同样看到了很多被伤害的病人和家属。
他们找到顾方池,三跪九拜,痛哭流涕地哭诉自己悲惨的命运,展示自己血淋淋的伤口。
顾方池能做医生能做律师,是因为他冷静理智,但他转行也是因为他坚硬的外表下有一颗柔软的心。
顾方池这时候才发现,原来做律师比做医生更难。
世上没有一个诊疗过程是完美的,因为治病救人这个事情就不是一件刻板的事,如果想挑错误或者说找茬,那是肯定能找到的。
有的医生确实犯了疏忽,导致了无可挽救的结果;但更多时候医疗就是存在意外的,同一个病落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症状,同一个治疗措施可能救活了a,但是b却死掉了,所以在各种诊疗措施之前都会签各种风险告知书。
但有用吗?
家属失去亲人的痛苦不会因为提前签了同意书就能保持理智,也有人纯粹就是为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