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娇倒也想在朝堂上提拔一些自己人,壮大陈氏外戚的实力,可她也清楚,不管是自己的父亲还是家中的两个兄长,都不是能担大任的人。
她是想夺了刘彻的权利,却不想毁了大汉的江山,她亦希望大汉可以在自己的管治之下长盛久安。
所以还是要好好敲打一下刘彻,让他日后注意克制一点,不要在臣子们面前露了马脚。
晚间,阿娇和刘彻各自洗漱后回了寝殿,宫人们为帝后关上房门离开。
刘彻颇为慵懒的靠在床栏,神情恹恹,目光却随着跳跃的烛光,落在正在宽衣的阿娇身上。光阴将她的脸照得忽明忽暗,刘彻正看得入神,却听阿娇已经盘腿坐在了他对面,开口道:“刘彻,我有话同你说。”
刘彻回了神:“何事?”
“让你在后殿垂帘听政,本就是不妥之举,你偏偏还跑出来对桑弘羊发命令,你是怕他察觉不出你我之事吗?”阿娇一脸严肃的指责刘彻。
也幸好阿娇和刘彻曾经是青梅竹马,阿娇若是刻意模仿刘彻的动作习惯,也能以假乱真。坏就坏在刘彻不安分,总是坏了规矩。
“今日之事是因为阿璃说了推恩令,朕太过高兴,一时忘了规矩。”刘彻开口解释:“你放心,以后朕会小心的,不会再败坏皇后的名声了。”
阿娇轻嗤道:“这里就你我二人,你还不忘自称朕,可见你的心中还是不甘的。”
刘彻哑然。
若说不甘心,那是必然的啊。他本可以是大汉天子,却莫名其妙的和阿娇互换了身体,之前还被阿娇给威胁了,他怎么能忍呢?
许久刘彻哂笑一声:“行,朕……我以后记得会改了这个称呼。”
“你知道便好。”
**
刘彻忍受着身体的不适,看完了贾谊的《治安策》,随即洋洋洒洒的写下了关于推恩令的具体内容,交由阿娇让她按照他说的,和众臣商议。
朝臣中有一大半的人支持这项政令,阿娇便安排使者,正式将这个政令颁布下去。
这一番忙完后,已经是午后了,阿娇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在心里感叹当天子还真累,听着大臣们的意见,就要大半天时间。
等回椒房殿,估摸着也该用晚膳了。
不多久,“推恩令”正式在各诸侯国之间实行,诸侯王们虽然有意见,但依旧畏于中央的强大而敢怒不敢言。
其中意见最大的,当属目前诸侯实力最强的淮南王刘安。
淮南王刘安与汉景帝为堂兄弟,当初七国之乱的时候,刘安其实也想趁机跟着谋反的,结果被手下的人劝阻,这才逃过了一劫。
但是之后他并不死心,依旧在屯兵积财。如今“推恩令”一出,更加坚定了他想要谋反的心。
天子目前没有儿子,若是天子出现了意外,那么宗室大臣们必定要从刘姓诸侯王中选出新的天子来。而他刘安,作为高祖皇帝刘邦的孙子,是最有资格成为新一任天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