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璃知道历史,知道大汉和匈奴必定会打起来,所以她也在等历史上那场让卫青成名战役。
其实她之前也想过,为什么要等着匈奴人来侵犯大汉,然后再回击。为什么不能先发制人,打匈奴人一个措手不及呢?反正她已经改变了这个时空的历史。
后来她仔细的想过了,最后否决了这个想法。
有句话是怎么说来着?中国人有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温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即使身处这个糟糕的时代,刘璃也做不到主动去侵略别人。
她能做的便是提醒刘彻,多多注意边关动向,做好随时迎战的准备。
而让陈非跟着卫青,让他建功立业,也是刘璃对自己未来的考虑,算是未雨绸缪吧。
如今阿娇和刘彻没有皇子,他们两人又是近亲关系,能不能再怀孕生子还很难说。
倘若未来“皇后”一直不能有皇子傍身,那么皇位的继承人必定是目前的两个皇子中的一个。搞不好还要再来一次废后风波。
就算阿娇不想废“刘彻”这个皇后,朝中大臣和宗正都不会允许。具体案例,参考汉景帝的第一任皇后薄氏。
到时候皇长子刘据当了太子,卫家的势力必定也会如历史上一样,一路高歌猛进,成为后期的外戚世家。她这个时候培养陈非,也是为了避免日后卫家的权势过甚。
毕竟在她印象中,汉武帝时期的武将,除了卫青和霍去病没一个能打的。这个被阿娇无意中救下的陈非,会不会是这个时代的转折点呢?
一旦刘据成了太子,那自己这个建陵长公主就尴尬了,毕竟皇长子的亲姐姐刘玥,似乎很在意这个称号呢。
虽然历史上的刘彻活了很长时间,但是这个时空已经改变了很多,她已经不能用历史的发展来看待现在了。
更何况如今是阿娇当天子,她才能这么顺风顺水。若是天子换了人,她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除非……下一个当天子的人是自己。
**
帝王的御辇从上林苑一路返回未央宫,待回到未央宫后,已经是傍晚时间了。
这段时间朝中事情,都是由丞相韩安国处理,除非特别紧急的事情需要向天子汇报之外,其他小事丞相可以做主。
之前刘彻兴致勃勃的想为王太后筹备寿宴,结果因为肚子里的孩子没了,再加上王太后的弟弟死在了牢狱中,王太后已经没有心情过生日了。
寿宴的事情,便就此作罢。
现在阿娇和刘彻从上林苑回来,已经是四月中旬了。刘彻心中对母亲王太后的气已经消了,毕竟是母子。听闻这段时间王太后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刘彻决定去长乐宫看看她老人家。
刘彻上次来长乐宫的时候还挨了母亲一个掌掴,那时他气急动了胎气,第二天又听闻舅舅田蚡的事情,最后没了孩子。如今再次走到这里,刘彻心中莫名感悟,下意识伸手摸了摸平坦的小腹。
站在门口的内侍看见“皇后”来了,开口阻拦刘彻:“小君,太后身体不舒服,这段时间谁都不见。”
刘彻嗤了一声:“你是主动让开,还是要我安排人将你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