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燕儿点头。
刘璃悄悄的瞄了一眼最后一排的程欣,目光中带着几分好奇。这个程不识也是一个历史留名的人物了,不过名气和同时期的其他人比起来,就逊色了许多。
不过在当前来看,程不识是和李广齐名的。
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曾经写过一首诗,广大中小学生被要求全文背诵,其中有一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里面的龙城飞将,便是指卫青和李广。
程不识和李广不同,并非出身世家,也没有受到很好的军师培训,他没有当官之前,就是个小老百姓。
父母经营着一个小酒肆,是经常来他家喝酒的退伍老兵给程不识传授了领兵打仗的知识。
程不识按律入伍之后,有勇有谋机智过人,一步步的高升,最后还和李广成了朋友。
元光二年,刘彻部署了三十万大军于马邑设伏,结果计划失败。当时领兵的将军王恢,因为害怕刘彻的愤怒无法平息,在狱中自杀了。
参与战役的李广,程不识也被贬了职,程不识被调任去了雁门关当太守,他家的女眷还留在长安。
来上太学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大汉朝堂中的文臣,她基本上都认识了,如今是时候认识一些武将了。
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认识一下那位飞将军李广。
第三位走进来的女郎,便是弓高侯的孙女韩妧了,她穿着一件杏黄色裙裾,走路的动作端庄优雅。进门之后先对前排的三位公主盈盈一拜:“见过三位公主。”
行礼之后,她扫了一眼整个教室,最后选择坐到了卫燕儿身旁,刘玥的后一排座位坐下。刘璃观察她的整体动作,都觉得这是一个十分优雅的小姐姐。
弓高侯的孙女。
刘璃在心中默默的念着,在脑海里回忆历史上的弓高侯是哪位。这个弓高侯的爵位有点耳熟,但一时间她却想不出对应的信息来。
现在还剩下堂邑侯府的陈玉没有来,但为他们授课的博士却来了,授课的博士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号,不过能被封为博士,肯定是有一定才学的。
第一课书童给每个人发下了竹简,博士在讲台上念一句,她们跟着在竹简上写下,然后博士再为她们讲解句子背后的含义和思想。
这不就像后世的语文课么?刘璃听得昏昏欲睡,两个眼皮仿佛有千万斤重。
讲台上的博士自然看到了刘璃的表现,他眉头皱起,本想提点一下,但又想到董博士对这位建陵公主的赞许,他终是忍住了。
一堂课上了整整一个多时辰,在博士站起来宣布休息的时候,刘璃一下子清醒了过来。
然后博士走到了刘璃的书桌前,他盯着刘璃空白的竹简,气得吹胡子瞪眼:“建陵公主,你为何一个字都没写?”
“回夫子,您方才讲的内容,我已经记在心里了。”刘璃回答:“所以不想浪费竹简和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