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此时是难得的盛世,但实际上这个盛世只是世族的盛世。
营州还好些,大多都是部族与胡人,虽说无法如汉人那样考取功名,但至少日子无忧。
河北则大不相同,豪强田连阡陌,普通百姓却只有寥寥薄田,甚至有的人家突遇祸事连田都保不住,日子过得相当困顿。
百姓对朝堂与圣人可没有歌功颂德,都是一肚子的不满。
而更要命的是,这些年的科举已经不似武后时那般重视。
底下的读书人已经很难走上仕途,即便少数考了功名的,也难以施展才华与心中抱负。这些读书人已经把圣人骂做了昏君。
再这么下去,不要说安禄山,随便蹦出个阿猫阿狗要反唐,都会有大把人响应。
与罗一接触下来,李尚客除了已经对罗一的各种手段惊麻了以外,还有一个最深的体会。
那就是漫不经心,更准确一些应该说是不经意间骨子里透出了一股傲慢。
再直白一些,说的好听是众人皆醉我独醒,说的难听就是谁都有些瞧不起,就连对圣人也不行。
而罗一恰巧又出身于庶卒,他要是一个失心疯跟着闹起来,大唐觉得没个好。
这小子但凡多弄出几个类似传销之法那样的赚钱手段,估摸着不用打,大唐就能万劫不复。
所以李尚客必须要点一点,这样对罗一对大唐都有利。
而且李尚客能说的这么隐晦以及这么柔和,可以说对罗一真的是青睐有加。
换了另外一个人,面对罗一这种不稳定,又能带来灾难的因素,罗一的下场绝对好不了。
对于李尚客罕见地提起忠君爱国,罗一的眼眸微微一缩,再次品了品话中的意思,嗤笑一声道:“老李,咱俩虽然只在一起待了半年多,可半年的时间足够了解一个人的品性与习惯。
我是什么人,你也足够了解,你真忍心和一个一心只想过安生日子的少年郎玩心眼?
尤其是把我当做唯恐不乱的搅风搅浪之人,你不觉得你心痛吗?
难道你忘记了,当初你来时我是多么……”
“别在那多么了,吃你几个菜你好意思拿这个说事。”
李尚客毫不客气的打断了罗一的吐槽,并且稍稍想了想,决定透个消息出来,““南诏那边又吃了败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