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宝暗暗腹诽,只却也不打击母亲和哥哥的兴头,招呼着大家一起吃。
饭后,薛蟠告辞,薛宝宝和甄英莲留在薛太太房里陪她说话。
没想到竟还真让薛宝宝做出来了,十分地精致可喜,淡淡的梅香和檀香缠绕在鸡汤的鲜香之中,让人胃口大开的同时又沾了梅的清雅之气。
和梅粥比起来,梅汤饼不但形神皆美,还能集色香味一体,自然更胜一筹。
薛蟠有点不好意思,又有点得意,“妈,我以往只羡慕那些做官的威风赫赫的,今儿才知道当差辛苦,待会一定要多吃几碗!”
林黛玉笑道,“姨妈不必忙了,宝姐姐的梅汤饼实在太好吃,我一不留神就吃多了,过来向宝姐姐道谢,也正好出来走走、消消食。
薛宝宝吩咐先用子母灯装上给林黛玉和巧姐儿各送去一份,用大大的汤碗盛上一份,准备一会她自己拿到正屋。
林黛玉便道,“父亲膝下无子,自幼便是将黛玉充作男儿教养的,来京城后,黛玉已是懈怠了许多”。
薛宝宝吩咐将梅洗净、与檀香末一起加水浸泡,用泡出的汁液代替清水揉面。
甄英莲说起今天薛宝宝非要自己揉面,却没揉过三下就揉不动了的趣事。
巧姐儿犹豫了一下,十分不舍地将瓶子给了王熙凤,认真叮嘱,“只能吃一片,药不能多吃的”。
薛太太听她说上午读两个时辰的书,下午学半个时辰的规矩,半个时辰的女红,再读一个时辰的书,不由啧啧道,“果然诗书之家的女孩儿,就是不一样,这么刻苦是要去考状元么?”
王熙凤忍不住笑了起来,“是你说的这个理儿,想不到你小小年纪,倒还知道些医理”。
薛宝宝虽知道她多半是客套话,却着实是喜欢这个乖巧可爱的小女孩,忍不住陪着多玩了会儿,这才告辞回了梨香院。
我瞧着表姐管家事多冗杂,偶尔总免不得要生气。
薛宝宝会折腾吃的,对吃的要求自然也高,讲究的是个色香味俱全,如果能搞点情调,得个雅字自然最好。
“是我跟着书上学的,这个做着麻烦不说,原料也难找,一般药堂哪里卖这个?倒不如一剂药灌下去,万事大吉!”
莺儿十分积极,也不知道从贾府哪儿摘了许多梅来。
以后有机会,她一定要好好锻炼腕力和臂力,做饭,那绝对是个力气活啊!
梅面皮做好后,先要用清水煮熟,薛宝宝亲自看着火候,待恰恰好的时候浇上热腾腾、喷喷香的清鸡汤做汤头,梅汤饼就做好了。
一屋子人更是笑得前仰后合,王熙凤又将瓶子塞还给女儿,“小气鬼!还给你!”
梅薄且味淡,口感并不突出,常有人收集梅瓣煮梅粥,味道其实和白粥差不多,吃的不是口感,是个雅味儿。
梅汤饼的汤喝着全身都暖和和的,这一路走过来,感觉全身都发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