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德高望重的酋长见耶律斜涅赤面色阴郁,却不回答众人的问题,就语气不善道:“将军,我部勇士在这样大好的日子里,放弃放牧牛羊的安宁生活,千里迢迢为大王征战,不可谓不忠勇,付出不可谓不大。
“可是现在,我们的勇士就要饿肚子了!草原上哪有饿肚子的战士?战场上怎能有没力气的勇士?若是将军不能解决军粮的问题,我部请求自行去寻找军粮!”
所谓自行去寻找军粮,自然是一句场面话,只要他们离开军营,鬼知道他们还会不会回来?在明知草原有唐军的情况下,这份说辞,明摆着就是告诉耶律斜涅赤,他们要回去了。
在这些酋长心中,从来就没有国家这种概念。
草原上虽然屡有雄主,在名义上统治整片草原,但根本就没有中央集权的行政机构与官吏管理制度,更没有统一的被绝大部分人认同的思想学说如果硬要说有,那就是弱肉强食部族才是牧人的归宿,是战士作战的理由。
草原大军对中原的战争,从来都是劫掠性的,攻城掠地对他们来说,只是为了抢夺人口、钱财,他们从没想过治理攻破的州县,也治理不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就是一群强盗。
强盗聚在一起抢劫,当然是为了发财。
战争打赢了,就能发财,就能改善自己和部族的生活。
这是草原部族互相战争,以及向南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
眼下的契丹国,只是新建立的国家,还没有变成“辽”,耶律阿保机有国家意识,可这些牧人还没有。
打赢了战争,抢够了财物,回到草原,大家又各回各家,继续放牧;打不赢战争,还是要回草原,各找各妈,继续放牧。
这是草原人的认识,也是这些部落酋长们的认知。
现在仗打了几个月,战士死伤不少,虽然也取得了一点进展,但因为唐朝坚壁清野,大家什么都没得到,如今眼看攻入长城无望,军粮又没了,大家还有什么理由不回去?
再不回去,就没时间放牧了,没有足够的牛羊,冬天怎么过?
耶律斜涅赤鄙夷草原部族军,说他们是一群乌合之众,但在草原部族军看来,一切行动包括战争,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草原物资匮乏,牧人生活本就不易,战败对部族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寒冬会死很多人,远超战死的人,这才是最要命的灾难。
立场和思想的矛盾,最终导致部族酋长们,跟耶律斜涅赤之间的冲突,再无和平解决的余地。
“来人,将图鲁古、x莫耶、乌里拉茶拖出去斩首!”耶律斜涅赤忍无可忍,红着眼下达了命令。
腹心部全军覆没,他本就悲痛难当,现在面对这些对战死腹心部勇士,没有半点敬畏崇敬之心的酋长,他实在无法抑制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