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贤东的话深入浅出,代表了在场高官的心声,高官们一致附和。
林哲当然得驳斥庞贤东的谬论。
“庞枢密,你这话就大错特错了,本朝仁义治天下是不假,可也没仁义到放纵该死之人,就拿行军打仗来说,你那位远房堂后实在是罪大恶意,他这些年在边关仗着庞枢密你给他撑腰,只干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保存实力跟见死不救,林某不杀他不足矣振奋军心,杀一个小小的庞虎换一次大败西夏人还是很值得的。”
林哲这话说的不错也很有道理,鲁莽的庞贤东一时还反驳不了。
庞贤东的老搭档参知政事钱伯华见此情形立刻插言。
“林大人,那两位经略安抚使呢?他们可是守备边关的股肱之臣,你岂能随便杀之。”
林哲看都没看钱伯华一眼。
“钱大人,你一直悠然呆在东京汴梁城,你怎知他们的坏?他们是在守备边关,可边关有他们跟没他们似乎都一样,你就不要拿边关说事了,林某替大宋朝廷收拾他们这两只三脚猫很是合情合理,你要是有不满情绪,麻烦你亲自跑一趟北上,你看一看就会明白。”
这什么话?难道你做的都对,朝中的大臣都不能质疑一下?钱伯华心中甚为不满,他正想再挑林哲的刺。
皇帝开口了。
“林枢密,你既打了胜仗,朕就要对你进行赏赐,不知你想要什么赏赐?”
皇帝金口一开,林哲就巴不得了,因为皇帝赏赐里边多半有黄金。
中书侍郎郭亦镇听到这急了,若再不出言阻拦,皇帝很有可能要大赏了,这大赏一下来谁受的了。
这是赏谁都不能赏他的问题,郭亦镇此刻顾不得会遭皇帝训了,他悍然说了。
“官家,请再考虑一下赏赐的问题,林大人此番北上领兵有没有打胜现在还不能确定,还得大家商榷一下,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只是没丢麟州而已,最多算打平。”
郭亦镇起了一个反对的头,马上有大臣附议。
皇帝对郭亦镇的出言阻止很是不满。
“郭侍郎,这只是你单方面的看法,朕不认同,且行军打仗这事就是这样子的,把进攻一方打退就算打赢了,你就不要在这混淆视听了。”
皇帝驳完郭亦镇,便一意孤行硬要封赏林哲。
三司使韩秉见郭亦镇独木难支对付不了皇帝,忙跳了出来。
“官家,关于赏赐之事不好一人作主,怎么也得听听大家的意见,根据大家的意见来定夺,微臣首先分析一下这场仗有没有胜,麟州城在林大人北上领兵之际还是在宋军手中,只是后来出了纰漏才丢的,林大人重新夺回来最多算打平,就打平这一战绩来看,赏赐完全没有必要,另外微臣怀疑林大人借北上领兵之际排除异己,朝廷应该好好的查一查这事。”
三司使韩秉甚是歹毒,他不但说林哲无功,反而说林哲利用北上带兵排除异己,应接受朝廷的调查。
林哲哪里能忍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