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开把着观音婢脉搏的手,她心头暗道:李治你这个小混蛋,出来若是不听你莫姑姑的话,我定让你明白在拳头面前,腹黑都是纸老虎!“莫姐姐!"观音婢先是一愣,继而摸着肚子不可思议地望向莫娴,待她颔首后,方扑进李世民怀中。
这些年,莫娴严防死守,似仍挡不住历史的宿命,观音婢还是诞下了李泰和长乐,幸而只有这俩,每回有孕相隔均在两年以上。瞧着仍算康健的观音婢,她疼惜地摸了摸她的发,心中暗暗祈祷:这回换我求你,再多陪我些时日罢。
然,观音婢仍先莫娴一步,与世长辞于银杏树下,享年四十六岁。银杏树是李世民专为观音婢种下的,翩跹满地的金黄银杏叶,如一场盛大的告白,告白后就化作尘土,归于大地,也掩埋了他挚爱的妻子,魂归九霄。此为落幕,而在三人的这场关于日食的对话后,李世民多次言是神仙托梦。于是,贞观二年的蝗灾,贞观三年的水祸,大唐竟早早有了万全之策,从容应对。
在群臣的励精图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在莫媚领导的各地接生馆的努力下,大唐新生婴孩的活产率甚至达到了九成余。该统计一出,即刻引得全朝轰动,要知道抛开早就盛行接生馆的长安,武德初年的全国活产率不足五成。
民生的恢复,带动了农业、商业的蓬勃发展,突厥还在雪灾中水深火热,大唐已逐渐显现出盛世繁荣的影子。
当颉利可汗被压在李渊面前起舞时,李世民瞧着阿耶释然的神情,方觉心头多年的郁气终得舒缓。
然,他的目光缓缓移向身后的起居郎,心头的顽疾骤然涌动着阵阵隐痛。他日日警告自己,还嘱观音婢监督,拼命忍下心头欲望的同时,亦愈发少询问莫媚关于国运的意见和建议。
大臣们摸不着头脑,若说莫媚“失宠",但瞧不上她是女子,在朝堂上贬低针对她的人,有能力者就被皇上派了多一倍的活计,再无心力犯口疾;无能力者,更是被当场夺去官职,退回原籍。
褚遂良隐约有所猜测,当他如往日般兢兢业业记录着皇上的一举一动,忽闻李世民想看"起居注"的要求时,他知道,悬在头上的藏刀,终于向他亮起了利刃。
历朝历代都有史官记录皇帝的言行,无论善恶皆应被如实记录,若每朝帝王均提出观史,史官大概被斩了没有上万也有八千了。此时,李渊方辞世五月,威严的李世民,英俊的脸庞已有岁月的沟壑,两鬓渐染年华的雪霜。
褚遂良瞧着他,心知其逐渐压不住欲望的原由,只能嘭然跪地,擦着额间的密汗婉言拒绝,手中却胆大包天地将其欲看史的言行记于其上。两次回绝之后,李世民愈发不耐,他只好找了莫媚。“莫大人,您劝劝皇上!自古以来无此先例啊!"褚遂良老泪纵横道,他不愿李世民被后人诟病,更想保全自己及家人的性命。旁人不知,他却知晓莫大人这些年的妖异,皇上帮着藏,长孙司徒大人、房相帮着压,连逝去的杜相也帮其掩护。
贞观四年,莫大人忽向皇上告假,七日后杜相府邸忽传其病重,翌日他竟安然无恙上朝。杜府封锁了医者消息,有好事者问及何方神医,他言是皇上找来的圣手孙思邈,但褚遂良却知从未有过这一遭。前不久,多活了五载的杜相,在含笑中驾鹤西去,个中辛秘也随他一道被永远掩埋。
而当年玄武门之变的功臣中,最自负其功、喜四处揭露别人短处的尉迟将军,竞也不会秃噜半点莫大人的不对劲,若遇上风言风语者,甚至会拳脚相向。然,他只记录皇上的言行,这些怪异之处,他自不会捅破,更深知此为皇上和核心肱骨老臣们的逆鳞,因而从未提及只字片语,半点不敢触碰。此时,危及性命,他逼不得已行此下策。
莫媚了然颔首,正当褚遂良以为其应下时,她却道:“皇上英明神武、赏罚分明,就算瞧了那日的记载心生愤怒,至多让你改了,也不会砍了你的。”褚遂良瞳孔猛颤,他喃喃道:“莫大人如此言,我这条小命是保住了,然我亦重原则,看都不行竞还要我伪造?!”望着他骇然的模样,她温柔淡笑道:“我可应下,然,你要抹去皇上请求看起居注之事。”
“莫大人!”
褚遂良面容瞬时裂开,大张着嘴,似被人打散了三魂七魄。莫大人竟用最温柔的语气神色,说着最惊心动魄的话!
“你自己考量罢。"说完她笑吟吟地离开了,行至太极殿,望着愁眉不展的李世民,她不由心酸道:“你有疑惑,何不来问我?”“他去找你了?"李世民的眸中闪过一道杀意,他竞管不住自己的嘴,就不必再留了。
“李二郎!"莫媚怒唤道,将李世民从偏激中喊了回来。听着幼时的称呼,看着眼角亦染上细纹的莫嫡,他红了眼,苦笑着问道:“阿媚,你也会老吗?“荒谬,日日胡乱瞎猜些甚!"她上前收了三分力,狠抽了他的后老勺道,“世民,是非功过随由后人评说,我等黄土一埋甚也不知了,何故自寻烦恼?李世民重重地长叹一声道:“唉一一是我太贪心……阿媚放心,我不会再问了。”
瞧着颓然的李世民,她终还是不忍道:“世民,你信我,无论那日如何记载,你的功绩都将名垂青史。”
至此,李世民再未问过褚遂良,莫媚也未找过他,她不知他是否删掉了李世民要求看史的记录,但她知道,他定会记下李世民从未真正看史的事实,更不存在改史一说。
她欣喜于后世抨击李世民的点,又被她抹掉了一个,而李世民这一信就信了十六年。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病重,因常年征战和劳累,尽管莫媚使劲浑身解数也只拖了两载。贞观二十五年,李世民回光返照前,向莫娴、长孙无忌等为首的大臣托孤后,只留下了她一人。
“阿姊,这些年朕帮你看了,辅机定能托付终生,你们要帮我欣赏几载大唐的壮丽山河!”
他拉着莫媚的手,费劲地露出笑容道,
“而我,终于要去见观音婢了,此生世人皆说我情深不寿,我却自觉欠她良多。这一世我对得起天下万民,下一世我却愿生在寻常百姓家,兄友弟恭、夫妻白首。”
莫媚泪流满面,手颤抖着抚上他眼角流下的泪水,哽咽道:“我们大唐的皇上,丰功伟业为万世所表,老天定会满足你平凡之愿。”“真的?真的有转世?“李世民混浊的眸子亮了一瞬,他轻声道,“阿姊,那后世之人,皆作何言于我后身?”
话方出口,他就眼露歉意道:“我不该问的,阿姊日后定不要再施展神功了,我不在了,他们若护不住你,你就走吧。若他们守不住大唐江山,是尔等无能,断不能再害了我的阿姊。”
莫媚眼酸涩无比,只觉泪已流尽,她附于他耳畔轻声道:“我们世民可了不起了,他们皆称你为一-千古一帝。”
屋中,烛火摇曳,光亮下的李世民缓缓闭上了眼,脸上露出了孩童般的笑。童稚无邪,光明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