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清穿]奸臣之女> 第 59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59 章(2 / 3)

但在他身后的苏培盛瞧得出来,四爷这心情瞧着像是不错。很快,年珠就来到了书房。

比起自己的生意,年珠自是更关心台湾的百姓,只听四爷娓娓道来:……当日我刚去台湾时,台湾百姓对清军很是排斥,我这才知道,不少清廷官员仗着天高皇帝远,在台湾是无恶不作,所以这才叫朱一贵等人趁虚而入。”“一开始的日子的确比我想象中更难,甚至每日一大早出门,还会有台湾孩童在府邸门口扔烂菜叶之类的东西。”

“但日久见人心,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台湾百姓就分清楚了好歹。”“我回京之前,皇阿玛已下令减轻台湾赋税三年,些许农作物已开始收获,收成约比从前高上三成。”

毕竟这次他前去台湾,不仅打算收服民心,更是带了很多能人异士过去,像擅长炼铁的匠人、擅长种植稻谷的农民……过去多年里,台湾百姓一直生活在战争之中,衣食住行个个方面还是与京城有不少的差距。年珠笑道:“如此是最好不过,也不枉费您的一片苦心。”“还有你那船队,在我离开台湾之前已到达台湾,那位杜掌柜,我也见过了,是个有本事的。“四爷虽向来秉公守法,但做谁的生意都是做,年珠做生意一向公允的很,他自然会照顾自家侄女的生意,“在杜掌柜造势之下,你那铺子里的香露运到了台湾不久,就一抢而空。”“若说最抢手的,却还是蚊香。别的东西虽卖的慢些,却也是不愁卖的,杜掌柜依法炮制,在台湾也租了两间铺子,专卖杂货,毕竞那些货物想要卖完,不是一日两日的功夫,那么多人在台湾吃吃喝喝都要花银子,还不如将生意直接做到台湾去。”

“我临走之前,已差人带杜掌柜去购置蔗糖,算算日子,约莫年前他们就能回京了…”

年珠听的是心潮澎湃,她就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选错人,试探道:“那王爷,杜掌柜可有与您说这一趟下来大概能赚多少银子?”这些日子他很少与杜掌柜写信,一来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她许久之前将宁波船队交给杜掌柜时就曾说过,船队之事杜掌柜可自行拿主意,二来是他们不过生意人,做生意当然要从生意角度压缩成本,一封信从台湾送往京城,可是花费不菲,三来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她怕信笺落于旁人手中,特别是事关银钱,若叫九阿哥等人知道后定会招嫉恨的。四爷道:“杜掌柜大概与我算过这一趟的盈余……说话间,他伸出三根手指头来。

年珠瞧见,面上一喜,道:“竞能赚三千两银子?您说的没错,这杜掌相的确是个厉害的人,我曾听人说过,寻常商人头一遭出海做生意就能赚钱的是少之又少,亏得血本无归的倒有许多。”

“这杜掌柜又是在台湾租铺子又是请伙计,花费不小,还能赚三千两银子,已经很厉害啦!”

四爷却道:“不是三千两银子,而是三万两银子!”年珠惊呆了,下意识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三万两银子!!

寻常百姓家一年到头也就用上一二十两银子罢了,船队出海一趟竟能赚这么多钱!!

“出海做生意虽收益大,但风险也大,若船队出海遇上风浪,不说船上的货物保不住,兴许船和人都没了,那损失的可不止一两万两银子。"四爷瞧见年珠的眼睛瞪得像小鹿眼睛一样,圆溜溜的,只觉很有意思,面上隐隐带着几分笑意,“正因收益客观,所以当年老九才会耗费巨资组建了船队,他啊,向来做的都是些极赚钱的生意。”

只是可惜,这老九的命不大好,叫他碰上了年珠。一直等着年珠回到内院,仍是深一脚浅一脚,只觉自己像做梦似的,脸上的笑更是怎么都掩不住。

那可是三万两银子呀!有了这笔银子,她不仅能还清觉罗氏的钱,还能以钱生钱,将生意做到大洋彼岸去。

年珠兴高采烈的同时,也没忘记正事。

没过几日,年珠就亲自带着李卫去了四爷书房。彼时已至深秋,秋雨如烟如雾,静静洒落在院内。李卫与年珠坐在书房里等四爷,这地方年珠来过很多回,如今正怡然自得吃糕点,却再次见着李卫整理了下衣角。

她看得出来,李卫有点紧张。

想想也是,但凡是个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四爷会是这场夺嫡大战中最大赢家,若说起来,李卫如今要见的可不只是雍亲王,而是未来的太子,未来的君王年珠顿时就能理解李卫的紧张了,直道:“老师,您别紧张,王爷虽不苟言笑,却和您一样眼里容不下沙子,相信定会很欣赏您的。”她都没好意思说,想当日她拜师时之所以信誓旦旦许诺三年内定能叫李卫官居三品,与四爷对李卫的欣赏是密不可分。历史上,四爷一继位,那李卫的升官速度就像是坐了火箭似的,叫人又嫉又恨。

李卫勉强一笑,道:“但我记得你与我说过,当日你也曾与雍亲王引荐过汪景祺的,雍亲王可对这汪景祺是百般瞧不上的。”年珠笑道:“汪景祺那样毫无半点本事,却只会阿谀拍马之人,别说王爷瞧不上,就连我都瞧不上。”

“汪景祺哪里能与您相提并论?您虽学问不算高深,但凡提起′刚正不阿′这四个字来,朝中上下谁都会第一个想到您的…”她的话并没有叫李卫放松些许,反倒让李卫愈发紧张起来,在李卫看来,这些事都是他这个当臣子应该做的。

年珠正说的起劲儿,就听到外头传来小太监的声音:“年七格格,王爷回来了。”

年珠还没应声呢,就看到李卫下意识从炕上弹了起来。没错,就是弹起来的,让她不由想到后世胆小的学生见到老师一样。李卫的确是紧张,想当初他面对着裕亲王挑刺时都没这样紧张,并非他惧怕四爷这个人,而是他不知四爷是个什么样的人,打从心底替大清和百姓紧张一-若四爷是个绣花枕头,那数年之前,百姓只怕毫无活路可言。很快,四爷就大步流星走了进来。

年珠喊了声"王爷",李卫跟在她身后作揖道:“下官参见雍亲王。”除去在听雪轩外的大多数时候,四爷都板着一张脸,再加上四爷自回京之后,忙的是脚不沾地,如今脸色更是不好看。他看向眼前的李卫,直道:“起来吧。”

李卫站起身来,站得是规规矩矩,更像老实学生见老师了。四爷问起李卫几句关于衙门里的事情,见李卫虽言语浅薄直接,但对答如流,可见这人当差是很用心的,这才脸色稍霁。“当日我在台湾时,就曾珠珠说她私下拜了位老师,从前我虽听说过你的名字,却一直未有机会一见,今日一见,李大人果然是名不虚传。”“你既能得珠珠拜师,想必定十分厉害,有过人之处。”“但如今京城之中仗势欺人者不在少数,若你遇到了什么难事,只管来找我就是。”

他这话里话外,皆将李卫当成自己人的架势。李卫已是心潮澎湃,忙道:“多谢王爷。”四爷既已将李卫当成自己人,便问起李卫对京中局势的看法,李卫一一作答。

年珠见他们两人相谈甚欢,索性就退了出去。她刚出门,就见着钮祜禄格格提着食盒对小鳞子说些什么:“…王爷近日辛苦,得好好养着身子,上次王爷夸我院里小厨房做的天麻鸽子汤味道不错。”“王爷公务繁忙,我就不进去了,劳张公公将这汤给王爷送过去吧。”她这话说完,刚要转身时,就看见了年珠:“年七格格也在这儿呀,你可是想喝天麻鸽子汤?我那小厨房刚炖好了汤,不如你与我一起回去尝尝?”年珠笑道:“好啊!”

她正好想好好会会这位钮祜禄格格。

雍亲王府中一向人口简单,李侧福晋与福晋乌拉那拉氏接连去世,内院之中更是冷清。

不知是因钮祜禄格格如今管着府中中馈,四爷高看她几分的缘故,亦或者钮祜禄格格将弘历养得极好的缘故,如今除了年若兰之外,内院之中就数她最得宠。

虽说四爷很少在钮祜禄格格院子里歇下,但每隔三两天就会去钮祜禄格格院子里坐坐,陪钮祜禄格格说说话,真正展现了什么叫做“母凭子贵"。原先年珠也与众人想的一样,以为钮祜禄格格的得宠更多是沾了弘历的光,但如今看来,只怕根本就不是她想的这样简单。就这样一个心系四爷,且不争不抢的妙人,只怕是个男人都不会抗拒的吧?钮祜禄格格虽没想到年珠真跟着自己去院子里喝什么天麻鸽子汤,但见年珠答应,却还是高高兴兴道:“那咱们走吧,正好今日天气冷,我记得从前你们几个就喜欢热热闹闹凑在一起吃锅子。”

“正好小厨房有刚送来的山羊肉,不如今晚上就吃羊肉锅子吧?”“羊肉性热,天麻乌鸡汤也是大补,我再要小厨房炖些清热去火的甜汤给你们尝尝好不好?”

年珠笑着称好。

钮祜禄格格所居的院子叫杏香院,原因嘛,则也是字面意思,只因她喜欢杏花,想当年她得宠时,四爷便下令将整个院子都种满了杏花,到了春日,满院杏花,香气阵阵,很是动人。

可就算到了秋日,这杏香院也并不见萧条,木芙蓉虽未盛开,但蒙蒙细雨中似带着几分动人之姿。

年珠鼻子灵,一进院子就闻到了淡淡的药味。“钮祜禄姑姑,您近来可是身子不舒服吗?我怎么闻着这院子里有药味?“是。"钮祜禄格格笑道,“我啊每到换季都会头疼,自管起府中琐事后,这老毛病是愈发严重。但府中之事却丢不得,只能日日喝药养着…说着,她很快就岔开了话题,道:“不知今日你想喝什么甜汤?山楂的好不好?既能解积食,又能去燥热,加了雪梨炖上两个时辰,再加些桂花蜜,甜滋滋的,保准你们都喜欢。”

年珠不动声色应下,喝着天麻鸽子汤的同时,有一搭没一搭的陪着钮祜禄格格说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