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剑走偏锋的大明> 第111章 办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1章 办学(2 / 3)

他总不能平白跑到人家面前说要给人做学徒吧?

要知道,做学徒也是需要门路的,如果没有门路,那就只能砸钱了。

他们家原来给他找的木工学徒,就是托他姑父帮忙牵的线,又花了三百文确定下来的。

所以他不去,他二叔立即就顶上了,实在是机会难得。

而现在,他不靠家里,也没花钱,自己就成了烧瓷器的学徒工,前途可一点不比木工小呢。

潘筠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也是你厉害,我们就牵了一条线,能做成学徒靠的是你努力。不过,你要想在这一条路上走远,有大成就,就不能光学烧瓷。」

「那还要学什麽?」

潘筠刷的一下拿出一本书道:「学律法!」

她道:「我们要在俗世中生存,还要在俗世里更进一步,那就要了解俗世的规则。他们的规则都写在了律法里。」

「《大明律》太细,太难记住,你先学《大诰》,这里面有很多的案子,你仔细看,虽说现在律法没有洪武时期严明,但根子在那里,影儿就错不了。」

王小井手缩了缩,「我,我不太识字,也比较笨,怕是读了也不懂。」

「所以我给你拿的《大诰》呀,这里面大多是故事,读不懂理论的东西,看故事还不会吗?」潘筠直接塞他怀里,道:「你就当故事书看,等把故事读下来了,你再思考其中的道理,涉及的律法,这就融会贯通了。」

「等你能读懂《大诰》,我再给你拿一本《大明律》,等你把《大明律》都读完,加上你在余家学到的本事,不敢说你能在大明横着走,至少底气要比现在足十倍。」

王小井:「真的?」

潘筠点头:「真的!」

王小井就收下了《大诰》,「行,我回去就读。」

「有不认识的字,你就问人呗,村里识字的人应该挺多的吧?」

王小井摇头,「并没有几个,只有你们道观里的人才个个都识字。」

这个出乎潘筠的意料,眨眨眼道:「那怎麽办,余家那边有人识字吗?」

王小井摇头,「也就我师父认得几个字,水平和我差不多。」

所以也没有请教的人。

潘筠就苦恼的抓了抓脸,「那就只能看缘分了,你把不认识的字,读不明白的段落画起来,等我们碰到了再教你。」

一旁的王费隐蹙眉,思考片刻后扭头去问一旁来做帮工的村长,「村里孩子现在去哪儿上学?」

「去大源坞呗。」

王费隐点头,「倒是不远,去上学的孩子多吗?」

「没有几个,大多还是去上个两三年就回来的,比如王小井,这小子就上了两年半,说是读不下去,自己跑回来了,现在能坚持读书,家里也坚持送去的,也就两户而已。」

王费隐一听,叹息道:「这样不行啊,我们汾水村虽然不大,却也不小,孩子这麽多,怎麽能只有两个孩子坚持念书呢?」

村长:「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一是孩子们的确不喜欢学,二来,家家户户都难,供养学子耗费的钱财多,还少了一个劳动力。」

「别小看孩子的劳动力,」村长指着潘筠三个道:「村里像她们这样大的孩子,不论男孩女孩都能当半个大人使用,像小井这样大的,直接就跟个大人一样了,除了不能干重劳力,插秧,下种,施肥,除草,样样都和大人一样了。」

「一去上学,家里就少了一个劳动力,白吃白喝,还要花钱买书,买笔墨纸砚,交束修,你说咱村子有几个人家能供得起?」

王费隐皱眉道:「要是学堂开在村里,又不要孩子们交束修呢?」

村长:「那能有七八户送孩子去学。」

「加上包一餐午食呢?」

村长:「再多个七八户。」

「学习前三名者包下一年的书本和一套笔墨纸砚呢?」

村长:「那全村大约有半数人家愿意送孩子去上学了。」

王费隐道:「那我们就办。」

潘筠都扭头看过来。

王费隐道:「这笔钱我来出,从前的旧学堂还在吧?修一修,要是坏得太严重,就用我家的祖宅来办学,先生我请,束修我给,还包一餐午食,孩子们只要带书和笔墨纸砚来就可以读书。」

村长震惊了,「王道长,你认真的?」

潘筠也震惊了,「大师兄,我们道观这麽有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