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爷孙教学
赵高也微微侧头小心翼翼地观察皇帝陛下的表情。李斯则淡淡的扫视了一眼长公子,又将目光看向了陛下。嬴政却视线下垂看向自己的长孙。
小家伙立刻挥舞着小手,满脸真诚地咿呀道:(大父,先别下焚书令,等过段时间少府的匠人能熟练掌握造纸术和印刷术了,孙儿会说话了,一定能帮大父从玄鸟那里询问出来更好的控制舆论的法子的。)始皇点了点头、轻叹一声:
“斯卿的焚书令先搁置几个月,等少府中的匠人们造出来纸质书后再说。”扶苏闻言目露狂喜。
李斯也没有像之前在朝堂上那般破防,他看到纸张出现的那一刻,就已经明白一个崭新的时代要来了,世上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既然有了新变化,他提出来的“焚书令"自然就也跟着要增补细节了。瞧见长公子那一副喜悦的舒气模样,赵高不由在心中暗自感叹一声:[长公子真是好运道,他自己再不得李斯这些关外老臣们的心,架不住有个得天所爱的好儿子啊!人啊,终究是各有各的命运,半点儿都羡慕不……]赵高抿唇垂首,悄悄掩盖掉眼中复杂的情绪。扶苏自认难关已过,也身心放松地对着自己父皇笑着询问道:“父皇,既然您不打算焚书了,那儿臣就抱着缨回府吧?灵在家中肯定要担心坏我们父子俩了。”
始皇听到这话,却淡淡的扫了长子一眼,语气冷淡地看着犟种儿子回答道:“嗯,缨留在朕这儿,你去吧。”
“去?“扶苏一懵,凤目微微瞪圆下意识追问道,“父皇让儿臣去哪儿?”始皇瞥见外殿的宦者已经抱着一个大大的黑布包裹脚步轻轻地走进来了,包裹皮上还清晰可见地绣着长公子府的标志,遂下巴微抬,示意自己长子转头去看他的行囊,同时神情疏离地说道:
“扶苏,朕的诏令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既然你的夫人已经把你的衣物收拾好送到宫里来了,你就立刻带着五百王宫精锐直接离都去边塞吧,到了那里,你该做什么,蒙恬会告诉你的。”
“父皇。“扶苏一呆,转头看看走近的黑衣宦者,又嘴巴微张的看着自己高大的父皇,他着实是没有想到,他的目的都已经达到了,还成功让父皇将李斯的焚书令给暂时搁置了,他自己竞然还要被父皇赶到边塞去?作为帝国长公子,他也不是不愿意代替父皇去边塞巡视,只是一一扶苏看了看自己儿子,又对着自己父皇纠结道:“父皇,不如等缨再大点儿,儿臣再出发去塞外替您巡视长城吧?”“自从缨出生后,我们父子俩相处的时间就不多,昨日儿臣从王陵回到府里时,缨更是坐在地板上直勾勾地盯着儿臣看,似乎都认不出我是他父亲了,老是此番儿臣去边塞了,想来过段时间缨就要彻底忘记自己还有个父亲了。”瞧见倒霉爹边可怜巴巴地说,边将求助的目光移到他身上了,秦缨立刻手脚并用地爬到了自己大父怀里,还甜甜笑着冲他父亲挥舞小手。扶苏一愣,满脑袋问号:“???”
李斯却被逗笑了,忍不住抬手捋着下颌上的花白胡须,瞥着长公子懵逼的表情笑着道:
“长公子,您还是放心的代替陛下去巡幸塞外吧,您瞧小安国君年龄小小也知道圣诏已下不得轻易更改的事情,已经十分贴心乖巧地对您挥手告别了。”听到李斯毫不遮掩对他的讥讽,扶苏只觉得迎面飞来数支利箭朝他直直飞来,全都"噗噗噗″地插到了膝盖上。
始皇低头瞧了孙儿一眼,被小家伙那灵动的小表情逗得心中一乐,可看向长子时,还是威严地蹙眉呵斥道:
“扶苏你不要再在这儿耽搁时间了,既然知道自己已经有妻儿了,以后在朝堂上行事就稳重些,速速出宫回府和你夫人告别去塞外吧,到那里仔细审查一下燕、赵、秦三地的长城,同蒙恬商量一下尽快给朕出个合适的修缮连接方案。扶苏闻言眼睛立刻就亮了起来,有任务就是“奉命办差”,而非“流放反省”了,他忙高兴的从木地板上站了起来,看到自己儿子一点儿都没有同他回府的意思,遂朝着自己父皇俯身行礼道:
“父皇,那儿臣就先退下了。”
始皇指了指地上的白瓷碗和水晶杯对着长子吩咐道:“缨说想要拿出五个白瓷碗、五个水晶杯送给他的外家,你直接带走八对,你们一家三口留三对,给王翦老将军府上送五对。”扶苏忙点点头跟着照做了,等拿到赵高用紫檀木小箱子给他封好的八对珍贵器皿后,瞧见儿子已经张口打起了小哈欠,他不死心地又对着胖儿子询问了一句:“缨,阿父抱你回家午休可好?”
秦缨又对着亲爹挥了挥小胖手告别。
扶苏无奈只好再度对着父皇俯身,抱着紫檀木小箱子跟着蒙毅一起去挑选随行的精锐士卒了。
李斯看着被长公子抱走的小箱子,心心中很是羡慕王翦,虽然都是陛下的姻亲,但谁让他比不上王翦好运,有个这般出挑的曾外孙呢?始皇瞧见李斯那眼巴巴的模样,也直接从木地板上拿起了一个白瓷碗和一个水晶杯,在廷尉震惊狂喜的目光下,递到他手中,对着李斯笑道:“斯卿,扶苏年轻气盛,行事不够妥帖,对如何治理大秦还没有形成准确的认识,廷尉乃是朕的肱骨之臣,是朕的左右手,朕一刻也离不得廷尉,回府后多斯卿要多喝些羊乳调养身子,莫要用吉金器皿了,以后就用瓷碗进食、水晶材喝水吧,朕还希望斯卿能健健康康地再为大秦效力二十年呢。”听到陛下这番肺腑之语,李斯瞬间感动极了。旁观的缨·小胖墩儿瞧着鼠鼠丞相那一手接瓷碗、一手接水晶杯,老脸激动的通红,嘴唇翕动,感动的老眼含泪的模样,忍不住在心中感慨:[他大父虽然被人追着骂暴君,但是对底下的臣子们真的很不错啊,是一个特别好又十分大方的老板!李斯的大半辈子都在和自己父皇打交道,见过父皇这样的君主后,又怎么能够接受他父亲那般执拗的甚至透出一丝傻气的亲儒长公子呢?]李斯没有瞧见皇长孙打量他的小眼神,而是一手抓一个珍贵的天外器皿,对着陛下恭敬地俯身拜道:
“老臣多谢陛下赏赐,等老臣回府后必将会再好好想想焚书令的事情,一定早日想出个稳妥的法子,帮陛下掌控好关外那群不听话的学者们的。”“嗯,朕相信斯卿。”
嬴政笑着微微颔首,李斯更是像吃了十全大补丸一样,整个人都倍精神,再度对着爷孙俩俯了俯身就高兴地抱着他的赏赐退下了。始皇也将坐在地板上看热闹的长孙抱到怀里,对着赵高吩咐道:“赵高,你将余下的瓷碗和水晶杯收起来,把地板上的纸质书全部放到朕书房的漆案上,再通知庖厨送些吃食过来。”“诺。”
赵高忙俯身照办。
看着怀里的孙儿哈欠连天的模样,始皇不由温声笑道:“缨可是昨晚没有睡好?”
秦缨立刻用两条短胳膊搂着自己大父的脖子咿咿呀呀奶声奶气叫着将自己软乎乎的小脸蛋在大父的侧脸上蹭了蹭,始皇狭长的凤目中的笑意也像平静水面上一层层波纹般满满荡漾开来,笑着道:
“好,大父陪缨吃些食物,等午睡睡醒后跟着缨学天外文字。”赵高手脚很麻利,很快就将陛下的吩咐办成了。侧殿用膳的小厅内,陛下和皇长孙的餐具都已经从吉金器皿更换成瓷碗、银勺、玉筷、玉碟子了。
秦缨坐在大父身边,一口接着一口吃着宫女用小勺子喂给他的鱼肉糊糊,看着大父在吃小米饭和鱼丸汤,不禁想着他得快些让大父学会简体字,让少府的匠人们早日学会食谱上的食物做法,别的食物先不说,要尽快将养人又养生的豆制品和面制品在整个大秦发扬光大。
他边吃边琢磨,小婴儿的困意是说来就来的,吃着吃着小奶娃就慢慢闭上眼睛睡着了。
始皇以往是没有用午膳的习惯的,看到孙儿吃饱后就呼呼大睡了,他遂放下了手中的玉筷,伸手接过宫人捧来的湿帕子轻轻给孙儿擦干净软乎乎的下巴后,自己又做好清洁,才将睡着的孙儿递给宫人低声吩咐道:“把小公子抱到侧殿睡,派人仔细守着。”“诺。”
宫人忙俯身接过皇长孙,迈着小碎步匆匆退下了。嬴政从坐席上起身,宫人也忙将案几上的食物一一撤下了。赵高上前俯身询问道:
“陛下可要歇息片刻?”
“不用了,给侧殿送两块冰,莫要让小公子热醒了。”“诺!”
攥着两个小手的秦缨盖着一层薄薄的锦被躺在侧殿的床榻上呼呼大睡,身边有一阵阵冰冰凉凉很舒服的气息一直环绕着他,鼻尖还能闻到淡淡的龙涎香,巨大的雕花木窗外树影婆娑,蝉鸣的声音混合着鸟啼彰显着盛夏午后的热闹。静谧的内殿之中只能听到噼里啪啦的竹简碰撞声。始皇跪坐在宽大的黑色漆案旁,身边放着四个大箩筐,里面盛着满满当当的竹简,每个箩筐内有三十斤竹简,一百二十斤的竹简是皇帝陛下每日雷打不动的工作量,若是碰上有灾情了,竹简量更得激增。而始皇背后则是一整面巨大的金丝楠木书架,书架很高,书格分的也很多,一格格都堆满了盛放在绸布袋子里的竹简书。有两排书格有明显的翻动痕迹,显然是皇帝陛下常看的,袋子的拉绳抽口处挂着一个个小竹片,其上竖着刻着“韩非子"三个字,有温热的夏风透过纱窗吹拂进来,将一个个小竹片吹得轻轻碰撞了起来。一卷卷竹简被批阅完后被赵高收走,更多的竹简又重新堆放在了漆案上。朱笔的笔尖在褐色的竹简上游动,窗外的太阳光也渐渐西斜。当秦缨模模糊糊睁开眼睛后,发现窗外已经日光西斜了,他忙看了一下系统面板竟然快到下午五点了!兴许倒霉爹都已经离开都城了。他还记得要教自己大父学拼音、用字典的事情,忙趴在床上伸了个懒腰,随后就伸开两条短手臂让站在不远处的宦者抱他去净房内解决完生理问题,又换上了一整套存在大父这儿的干净小衣服后,就急急忙忙催着宦者抱他去寻大父。待到了内殿,瞧见大父正伏案处理政务,案边四箩筐的竹简已经清空一半了,秦缨立刻高兴地在宦者怀中奶声奶气地大叫道:“伊呀!”(大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