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以色侍人
翌日下午,申时初,秦缨迷迷糊糊从自己的紫檀木小床上爬起来时,入眼就看到了赵高笑眯眯的脸。
他不禁打着哈欠,有些迷茫地看着赵高。
赵高瞧见小家伙迷瞪的模样,俨然是还没有彻底清醒过来呢,立刻俯身温声道:
“小安国君,您可是睡醒了?陛下一直念着您呢,特意派微臣来府内瞧瞧您,说,若是您不困的话,想要把您接到章台宫内陪着一起看看书。”秦缨一听这话模模糊糊的意识瞬间清明了,明白自己追求进步的大父这是又想要跟着他继续学习简体字了。
他也没有犹豫,立刻点了点毛茸茸的小脑袋,爬到木栏杆处伸出两条小短胳膊让乳母抱他去净房内解决完生理问题,从头到脚穿戴整齐后,就待在春乳母的怀中,高兴地与母亲挥手告别,兴冲冲地带着春乳母坐上赵高驾驭的马车一路朝着北边三里地外的章台宫而去。
下午的阳光金灿灿的,略微有些刺眼,明媚的阳光透过树冠间枝枝桠桠的空隙在长公子府门前的空地上形成了一个个耀眼的圆润光斑。湛蓝的天空之上,万里无云。
身穿着一件蓝色衣裙的王灵站在府门前的台阶之上,用右手在额前微微挡着光,目送着宫廷内的马车沿着夯实的黄土路渐渐行远。她在心中为自己儿子受到他大父的喜爱而高兴的同时,又不禁有些担忧。昨日上午她因为担忧良人的安危,想要急匆匆地去后宫中拜见婆婆,没想到竞然恰好在宫门口与准备出宫的良人碰了个正着。夫妻俩遂一起去了蔷薇宫。
当她和婆婆坐在一起,亲耳从良人口中听完自己儿子在章台宫内当着众人的面空手掏出来了一堆玄鸟赐下的珍贵物件之时,婆媳俩简直齐齐震惊到失语,尤其是等看到那摆放在紫檀木小箱子内造型精美的瓷器与杯壁通透的双层水晶朴后,王灵在莫大的喜悦冲击后,就禁不住产生些许恐慌。因为她着实是没料到一个堪堪七个多月大的小娃娃竟然福运如此大!外人看到这些天外奇物后,只会惊叹、艳羡皇长孙天大的好福气,而作为母亲的她却忍不住担忧一-儿子这般小就做出来了这般多与他年龄完全不相符的事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究竞是福还是祸?
那些隐藏在暗处蠢蠢欲动一直找机会妄图想要刺杀陛下的六国余孽们,没法伤到陛下,如今瞧见自己儿子这般优秀,会不会转而对自己儿子下手呢?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呢?
一想到这些没法言说的顾虑,尤其是在看到良人把属于他的瓷碗和水晶杯转手孝敬给婆婆,轻车简从、快马加鞭的带着五百王宫精锐士卒匆匆离开都城后,昨夜独自一人躺在床上的王灵辗转反侧多时,几乎一宿都没睡着。看着马车在街道尽头转了个弯,彻底看不到踪影了,王灵才蹙着细眉,带着夏、秋、冬三个乳母转身回府了。
一心顾着去见自己大父的秦缨完全不知道母亲今日眼眶下的青黑色眼圈不是因为他父亲产生的,而是被自己的大胆举动惹出来的,小家伙也没有察觉出来母亲藏在眼底深处对他的担忧和思虑。
待他被赵高抱着快步送入章台宫的书房后,一眼就看到临窗的宽大漆案前自己大父正在认真翻阅着字典。
巨大的雕花木窗半开,金灿灿的阳光将他大父整个人都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光晕,整个人看着更加俊朗好看了。
嬴政听到门口传来的动静,一抬头就瞧见胖乎乎的孙儿来了,眼中也瞬间有了笑意,忙伸手拍了拍坐席对着孙儿笑道:“缨,来这边坐。”
小胖墩儿嘴角一咧,赵高赶忙快步上前,低眉垂首的将怀里软乎乎的皇长孙放到了陛下的身旁,转而又脚步轻轻地退下了。秦缨的两只小脚丫一沾到坐席就下意识用两只小手扒着漆案边缘探着小脑袋往大父手边的竹简上看,瞧出来这竹简上竞然一列列书写着大父用大篆翻译出来"a"部分的简体字后,小奶娃不禁惊得瞪大了眼睛,满脸不敢相信地看了看竹简,又微微张着小嘴仰头看了看自己大父。满脸都写着一一天呐!大父您一日究竟睡多少时间啊?!怎么一天之中能办这么多的事情?!
这是正常人能拥有的工作效率吗?!简直高的离谱!小家伙脸上的表情太好懂了,始皇看到后不禁被逗乐了。他最小的俩孩子现在分别都有四岁和三岁了,自从生了十八个儿子、十个女儿后,自认已经为皇室开枝散叶够了,虚岁四十的皇帝陛下这两、三年已经很少再去后宫了,每日从睁眼就开始做事一直做到上床闭眼,从凌晨到深夜简直是充实极了,始皇倒不觉得自己有多忙,只恨自己拥有的时间还是太少,想办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他将放在漆案一角的一摞纸质书小心翼翼地搬到孙儿面前,用修长的手指摸了摸封面,看着孙儿凤目微弯地思忖道:“缨,目前除了《火「药》那本书外,大父按照昨日你教给大父的浏览办法,已经对照着字典差不多将这些书的目录部分都读完了。”“这些书无愧是玄鸟赐下的天外书籍!里面记载的知识实在是太宝贵了!大父发现若是想要将这上面写的东西研究透彻得虚耗掉不少时间,故而,大父就想着,你的天外文字认得多,今日能不能帮大父筛选一下,咱们先从这大量的好方子中先挑出几个能让普通人尽快上手的实用方子,先让底下人按照方子记载的内容进行实际操作呢?”
大父说的话恰好说到秦缨的心心坎上了,他忙点了点戴着米黄色丝绸遮阳帽的小脑袋表示同意,毫不夸张地说,他是现如今整个天下唯一能够准确阅读这些纸质书的人,自己的大父虽然已经跟着他学会拼音、掌握字典的使用方法了,但简体字在这个时代毕竟属于一门完全陌生的语言,纵使是天赋卓绝的大父想要完全精通也得认真花掉好几个月的功夫,从头培养旁的人学习,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他能当小老师但是年龄太小、精力不够用,大父也没那个时间教导别人。目前看来最佳、最快的方法,就是他帮着大父朗读文字,大父在一边记录要点,先将造纸、印刷等易上手的方法给用大篆摘录下来,其余的方子慢慢来,而且他在系统面板上粗粗看过这些书的电子版内容,发现商城售卖给他的这些纸质书语言非常凝练,每本书的内容格式都是”xx是什么?",“xx如何做?”“xx的注意事项?",几乎全部都是干货,无用的庞杂信息基本上都没有,非常适合总结要点。
秦缨伸出小手想要把纸质书拿起来,但他毕竟月龄还很小,虽然学会站立了,但是两条小短腿都很软,颤颤巍巍地根本站不了多长时间,遂被大父直接伸臂抱着坐在了大父的大腿上,姿势舒服了,他也用两只小手翻着漆案上的纸质书,认真地对照着书籍目录搜寻,片刻功夫就帮大父寻到了能简单上手的东西。站在门口的赵高就看着小小的奶娃娃抱着一本比他脑袋还大的纸质书,边哗啦啦的翻着书页,边仰着小脑袋对皇帝陛下咿咿呀呀地说着什么。皇帝陛下也眉眼如炬,薄唇微抿,边听着孙儿的小奶音,边极为认真地点着头。
爷孙俩的交流方式自动加密,旁人很难看懂这一大一小究竟是在商议什么。始皇看着怀里的孙儿将小手放在《美食食谱》的厨具图片上边轻轻点着,边用婴语兴奋地对他介绍着。
他很是惊讶,没想到他们大秦人现在多使用陶釜和铜釜来煮汤烧饭,烹饪的手段也多为蒸、煮、炖、烤、炙,而孙儿却说书上写天外人平时用的都是铁锅,最常吃的菜是铁锅炒菜。
“炒?缨,这难道是用铁锅才能做出来的新的烹饪方式吗?”始皇好奇地低头看着孙儿询问。
秦缨听到这个问题,不由伸手抓了抓遮阳帽,他觉得铜锅加油后应该也能炒菜吧?毕竞他依稀能想起来,前世看到过,华夏有记载最早的一份炒菜一一“炒鸡子"似乎就是用铜胎质地的锅具炒出来的?联想起那黄黄嫩嫩、喷香喷香的炒鸡蛋配上松软大馒头的美妙滋味,小家伙仿佛鼻尖已经闻到那股迷人的炒菜香味了,亮晶晶的哈喇子都控制不住地从嘴角流出来落到了脖子的口水巾上,忙又控舞着两只小手“叭叭叭"地给大父讲了一通。始皇边熟练地用帕子给孙儿擦口水,边认同地点头道:“缨说的有理,试试就知道了,过几日,大父就让少府那边的铁匠过来照着这书上的图样尽快打出来几口能炒菜的铁锅,把宫中的铜锅都给换了。”秦缨兴奋地点了点头,只要宫廷中换铁锅了,想来他们家也很快就能用上铁锅了,等他再大点儿就能吃到炒鸡蛋了。心中有了美好的期待,说完最要紧的锅具后,秦缨又低头看着食谱往下翻,待他视线下移看到石磨的图片后,不禁眨了眨眼睛,他其实不太确定现在这个世界究竞有没有石磨,遂将小手点在石磨图片上,仰头对着大父道:”……(大父,还要让人做这个!这图上介绍说这个大块头的名字叫′石磨',是能用来磨豆子、磨面粉的。)
“磨豆子?磨面粉?缨,豆子,大父知道是何物,可这面粉又是什么食物?”
始皇满眼迷茫地看着自己孙儿。
秦缨也瞧明白了,兴许这片时空中大秦还没有出现石磨,亦或者是在旁的地方出现了但未曾传到咸阳,等到普及时都得到老刘家治理的汉朝了,遂又用小手把食谱翻回目录页,用手指滑动着找到写有“豆制品"的页数后,立刻小手哗啦哗啦地往后翻了几十页,下一瞬满满两大页或淡黄、或雪白的陌生食物图片就清晰地映入了始皇眼底。
始皇垂眸瞧见那图片上如同白玉一般的方块,旁边画着几粒黄澄澄的豆子,就忍不住惊得瞳孔微微颤了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