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带队将领的指令下,这支轻骑兵伸直了手中的马槊,开始加速冲锋。
“哒哒哒哒哒~”密集的马蹄声中,这支骑兵像是一柄致命的利刃,狠狠的扎进突厥骑兵的后腰之中。
“噗!”
“噗!”
“噗!”
一阵利刃戳穿肉体的声音传来,瞬间就有一百多名突厥骑兵被戳于马下。
这成了压垮突厥骑兵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彻底的混乱起来,所有人都失去了战斗意志,开始四散逃命。
“我们打输了,快逃命啊!”
“我家里还有老婆孩子,我要回去救他们,不打了!”
“我家被火烧了,我的全部财产啊!”
突厥士兵的士气彻底崩溃,开始高喊着四散奔逃。
在这种情况下,突厥骑兵的人数优势,已经毫无意义了,反而成为自相踩踏的劣势。
林源冷静的下达指令:“追!”
训练有素的唐军,没有一团乱麻的胡乱追杀敌人。
而是按照预选训练过的方案,自发的分成不同的小队,各自朝着不同方向散开追杀敌人。
具甲骑兵负责追杀距离较近的敌人,而轻骑兵直接绕过眼前的敌人,疾驰追赶远处逃跑的大股敌人。
这样明确的分工,可以确保敌人更少的逃脱。
航拍摄像头下,把不同唐军骑兵的精确分工,都详细的拍摄了下来。
“Cut!”
诺兰导演满意的结束了这部分戏的拍摄。
林源骑着马来到他身旁:“这段战场戏够了吗?还需要补拍吗?”
他的话并非多余,而是这样的战争戏,往往需要多拍几遍,然后挑出精彩的部分剪辑在一起,这样的效果最佳。
诺兰导演摇摇头:“不用了,挺好的。之前已经预演过好几次拍摄方案了,各机位设置的都很到位,基本我想要的镜头都拍下来了。”
听到诺兰导演的回答,林源也不禁感叹:诺兰导演真是强,在机位调度上,以及拍摄方案的制定方面,都比他过往合作过的导演强上许多。
有他来制定拍摄计划,整部电影的拍摄周期都能缩短不少,并且节约下大量的拍摄成本。
“不过虽然不用再拍几遍,但是还需要补一些镜头。我刚才看了一下,大约需要补10组小镜头就够了。”诺兰导演说道。
“好,让大家稍微休息一下。我们争取今天就把镜头补完。”林源答道。
“林源,历史上的唐军真的有这样的战术素养吗?”诺兰导演突然开口问道。
“当然,不然唐帝国如此广阔的疆土是哪来的?事实上,唐军的战术比我们在电影中表现的更加精细和多样。
我们只是表现了唐军不同骑兵兵种的配合,可实际上唐军的步骑配合,才是精髓。
不过这个有点难表现,所以先能做到这一步,就很不错了。”林源说道。
“太不可思议了,令人叹为观止。我相信电影上映时,欧美观众会很喜欢这场戏的。
不仅表现出了具装铁骑冲锋时的恢弘气势,还展现出了不同的骑兵之间是怎么配合的。
看到这段戏,观众应该就能理解并相信,唐军是如何做到用400名骑兵,就能击败十倍于己的强敌的。”诺兰导演说道。
“之前我看《指环王》系列电影时,觉得那里面的骑兵冲锋场面已经很帅了。但是和今天这场戏一比,《指环王》就显得简陋了,只有直通通的正面冲锋。”诺兰导演又说道。
“我想拍《大唐英歌》的一大初衷,就是希望能展现更真实,同时又更加精彩的冷兵器战争场面给观众。”林源点头说道。
举个不算太恰当,但是很形象的例子。
那就是低水平的骑兵战术,就像是玩游戏时,只能CTAL+A全选,然后一股脑的A过来。
而唐军的骑兵战术,则是可以编成1,2,3,4……好多支部队,每支部队执行不同的指令,并打出战术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