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没钱赛什么车?> 126 你的价值远超认知(二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6 你的价值远超认知(二合一)(1 / 4)

两百万人民币一年的赞助费,买车手胸前一块4X8厘米的广告位,放在中国赛车界确实算得上高价。

国内车手除了程丛夫的某烟草品牌,以及马青叶的赞助商“御车银石”能超越,哪怕拿了场地跟越野的双料冠军韩涵,抛开他的作家名气影响力加成,单论赛车服的广告赞助都没有这个价格。

可是这对于一名有概率进入F1的车手而言,仅相当于最低档次的标准。

原因很简单,这个时代舒马赫还没有彻底退役,新一代的王者诸如阿隆索、基米·莱科宁、汉密尔顿、维特尔纷纷崛起。

“诸神之战”的诞生,让F1影响力还没有进入到梅奔王朝的衰退期,依然是这个世界上实打实的三大体育项目之一,哪怕国内最火的BA都要稍逊一筹。

几乎任何一名顶级车手,能撬动的赞助资金都在千万以上。

注意,币值单位还是美金!

就拿未来讨论度很高的日本车手角田裕毅举例,看似他年薪才区区百万美金,放在围场内垫底了好几年。

事实上当真有机会争夺大红牛的席位,传言本田能为他掏两千万美金买单。

这两千万美金,就是对影响力跟名气的付费。

两百万人民币,按照09年的汇率换算,不到三十万美金。

如果单单一年赞助,陈向北可能还会考虑,毕竟他现状确实很缺钱。

但随着签约成为布朗P测试车手,以及参加澳岛格兰披治大赛车,陈向北已经进入了F1车队考察名单,同时有了非常清晰明确的职业规划。

三年长约,意味着会延续到陈向北的F1职业生涯,签订的话相当于提前把自己给“贱卖”。

当然,这是站在陈向北的私人角度。

放在连想集团的视角,这个中国小子能不能进入F1都成疑问号,难道还能拿空头支票来提价?

这就是陈向北听到报价,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的原因。

长约赞助的核心理念,在于对方是否认同自己跟方程式赛车的潜在价值!

如果认同,那就得为“增值”买单。

如果不认同,那就更简单了。

你都不看好这名车手潜力跟未来,签长约的意义又是什么?

见到陈向北面对报价沉默不语,刘总就明白这名年轻人存在异议。

于是乎开口询问道:“小陈,你是有什么想法吗?”

“刘总,既然你爽快给出报价,那我也就不藏着掖着。”

“抱歉,三年六百万的赞助金额无法接受,这远远低估了我的自身价值!”

听到陈向北这句回答,刘总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

“小陈,那你心理预期是多少?”

“三年长约的话,每年不低于一千万赞助费。”

陈向北毫不犹豫给出自己的报价,这就是他的最低标准!

放在外界眼中看来,千万每年的赞助费,简直就如同狮子大开口。

可对于业内人士而言,这份报价并不夸张。

韩涵赛车领域商业价值不突出,那是在于他影响力连国内都没能做到“破圈”,很多人压根就不知道他还是一名职业车手。

相反国内只要能做到领域突破,亦或者参与海外拥有影响力的项目,诸如拳击的邹世明、篮球的姚名、田径的刘祥等等。

他们商业运作之后的代言收入,可能要用“亿”来衡量。

相比较其他体育项目,F1的商业价值跟影响力只高不低,并且潜力跟成长空间大的惊人!

就拿后世国内唯一的F1车手周冠羽举例,他未成名前的F3时期,宇舶表给出的赞助费用就不低于五百万每年。

等到他成为雷诺青训兼发展车手的时候,谋求F1席位的背后赞助资金已经不低于两亿。

虽然陈向北还没跑F3赛事,但事实上他测试车手的身份,以及雷诺欧洲杯蝉联冠军成绩,都已经超过了周冠羽F3新人的阶段。

肉眼可见的天赋跟潜力,要求一千万每年的长约,放在方程式领域真的不算多。

但凡陈向北步入F1领域,这份合同的价值能翻三到五倍!

只可惜刘总对于方程式赛车并不算了解,他之所以会选择赞助陈向北,一方面在于连想有扩展全球化影响力的需求,国外有影响力的中国运动员屈指可数。

另外一方面则来自于熟人的推荐。

以至于他第一反应,不是跟陈向北讨价还价,而是看了彭盛跟陆晓曼一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