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太师微微一愣,少许,他便明白了帝辛的意思,“土地肥沃,降雨丰富,有些地方的水稻甚至可以一年三熟南方固然是一块宝地,可自前夏至今,我族的活动区域,都位于关内,即使是高宗时期,也只是把我朝的影响力,扩充到整个人界关外的情况太复杂了,栖息着无数的部落和国度,而三蛮也仅仅是具有代表性和实力最强大三支而已。即使打下了这块土地,怎么管理,也是个问题。”
“大王,太师说的言之有理,开疆拓土,立下不世功勋,一直都是君臣的追求,但若事不可强求,还需以国家为重,不可因一世功名,而贻误社稷。”比干轻喝道。
群臣凛然,默默地低下头,满堂顿时鸦雀无声。
帝辛无奈的笑了笑,这就是王叔比干,什么话都敢说。
几乎快要指着他的鼻子,骂他是好大喜功,刚愎自用了。
“王叔说的在理,寡人也明白。但寡人心中早有腹稿,此次出征南方,必定会大获全胜而不损伤国体的。”帝辛说道。
“何以见得?”比干步步紧逼。
帝辛答道,“寡人决定征调各地领主,关外诸侯,会兵于三山关,征伐三蛮。”
“大王!此仗你有几分把握?”比干问道。
帝辛张了张嘴,随后他沉默了片刻,说道,“六成。”
“六成?就连大王你都自认只有六成的胜算,那些诸侯领主们,怎么可能派出精锐,声援大王,投入到平定三蛮的战役?”比干沉声道,“到时候,他们要不推脱不来,要么就派些散兵游勇,糊弄大王你。”
“三蛮平定后,寡人可以按功劳把这些土地分封给他们。”帝辛道。
“这样岂不是平定了三蛮,喂饱了外臣,那大王发动这场战役,又有何意义?”比干质问道。
帝辛说道,“寡人是这样想的,只给土地,不给封地。”
“只给土地,不给封地?”比干一愣。
“没错。只给土地,不给封地!这是寡人细心琢磨后的“新食邑法”,之前,卿、大夫、诸侯,对封地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力,但自“新食邑法”颁布后,新封的领主,只拥有敛封邑内民户赋税之权,并按照五五分的比例,将一半赋税上交给国家,且不得随意变卖封邑的土地,不得私设公堂,不得滥用刑罚,无招兵练兵之权,且土地本质上属于国家财产,朝廷有权利,也有理由,随时随地的收缴其个人土地”
听着帝辛娓娓道来的,所谓的“新食邑法”,百官顿时惊愣。
这算什么?
从原本至高无上,手握生杀予夺的领主,直接被削成了地主?
领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