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商议盏茶功夫,帝辛足足提出了十四个条件,有些苛刻,需要南蛮使者回去与南蛮王商议,也有些是来时,南蛮王嘱咐可以答应的条件。
“寡人听说,使者来时,曾被我朝风林将军,吓得两股发颤,瘫坐在地上。可你面对寡人时,却不急不躁,不惊不惧,这是为何?”帝辛问道。
南蛮使者淡笑道,“说句不好听的,贵国那位面如蓝靛的将军,一瞅就是个有勇无谋的莽夫,若我跟他讲道理,怕是下臣的脑袋已经搬家了。遇刚则弱,遇弱则刚,这是下臣为使几十年的经验,也是能活到现在的原因之一。”
“遇刚则弱,遇弱则刚?难道你认为寡人年少好欺吗?”帝辛脸庞浮现一抹冷漠。
南蛮使者摇头,“不,大王乃是年少有为之君,有勇有谋,睿智无双,故而下臣可以与大王讲道理,哪怕言语上有些触怒,以大王的胸襟,也必定能够包涵。”
“呵呵,好一个巧舌如簧的嘴皮子,你留下来吧,当寡人的使者,寡人给你的俸禄,按照你在南蛮俸禄基础上,翻三倍给你。”帝辛淡笑道。
“忠君报国之心,岂是金钱所能衡量?”南蛮使者正色道。
帝辛看着他,笑着冲他挥了挥手。
“下臣告退!”南蛮使者拱手作揖,在侍卫带领下,出了三山关。
“王兄,你真打算与南蛮议和?”送走南蛮使者,孔宣蹙眉问道。
“寡人兴师动众,携百万大军前来,若因一座破阵,而被吓阻回去,会让天下人如何非议?我朝威信何在?寡人颜面何在?”帝辛摇了摇头。
“那王兄为何还答应南蛮使者,同意议和?”孔宣不解。
帝辛说道,“先稳住他,由寡人慢慢想破阵之法。议和绝非一朝一夕所能促成,等条件谈妥了,怎么也得是半个月之后了。趁此时间,速速想出破阵之策,趁其不备,一战克之。”
孔宣闻言,恍然地点了点头。
“南宫将军,你觉得帝子受可有诚意?”南蛮王帐内,蛮王迟疑地对南宫适问道。
南宫适抚了抚胡须,说道,“不管帝子受是敷衍也好,真心实意也罢,商汤一日不想出破阵之法,到最后只能无奈的接受此番议和。”
“另外,大王还需警惕殷人狡诈,趁着和谈期间,趁我国不备,行偷袭之举。”南宫适接着又说。
“寡人已经命令各路大将军严阵以待,绝不会给殷商可乘之机。”蛮王道。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