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此,弃夫得以受到帝辛册封,封为甸爵,将青阳以西方圆三百里土地,册封给了他,从此弃夫一跃晋升为贵族,进入青阳之地的贵族阶级。
但自朝廷政令在青阳之地传开后,弃夫不甘心自己的领地主权被剥夺,遂杀了部落内的三名人皇道的传教士,揭竿n,联合三十六个领主,聚集兵马五万余人,围攻青阳县。
并传告天下贵族:若不想被朝廷剥夺祖辈传承下来的领地,当奋起,同心竭力,掀翻商纣统治!
商纣
不知何时,帝辛在民间,便多了这么一个恶毒的称号。
许是蛮国破灭,来自蛮人们的咒骂
也许是羌氐灭亡,来自西南亡魂的诅咒
但帝辛只是付之一笑,
弱者,只能躲在阴暗的角落里,一边舔舐着伤口,一边发出恶毒的辱骂,来发泄心中的无奈和怒火。
掌权者人王。
自古成王败寇,高贵而又神圣的王又岂会因为几只臭虫、蝼蚁,而低下高傲的头颅,只为了看一眼他们满脸的丑态?
弃夫原本期望,各地诸侯、领主们,不说全部揭竿而起,也能有大部分人响应,将九州搞乱,让帝辛的目光从青阳这里挪开,转向那些个大的势力。
许是因为其白马羌出身,也许是在青阳待久了,导致弃夫的思想有些闭塞,把商朝当做了古羌国:“王庭与贵族共天下”,以为贵族的势力和影响力,类似古羌国的大部落一样,与王庭形成一种平等的地位。
却不知,商朝国情与古羌国并不同。
虽然实行的也是分封制,但商朝实力犹存,不似后世西周末期,东周一朝,各地诸侯已经尾大甩不掉,甚至悍然称王,视周室如无物,视天子如儿戏。
整个九州,商朝仍然是当之无愧的军事、经济、文化等的第一把交椅。
其次便是东鲁国,西周则紧随其后。
东鲁国,与大商王室,乃是姻亲关系。
当今东鲁国国主姜恒楚,更是帝辛的岳父。
反大商,等同于反东鲁,并不符合姜恒楚的利益。
而西周,正处于韬光养晦期间,姬昌是个极其能隐忍的家伙。
时机未到,姬昌绝对不敢第一个揭竿而起。
若不是上一世,西周背后有阐教的支持,凭那时西周的国力,对上军力处于强盛状态的大商,根本没有任何的胜算。
东鲁、西周,都不敢妄动,其余的诸侯又岂敢当这个出头鸟?
改革改革,没有革到自己身上时,就无法领会这种切肤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