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被迫嫁给权臣后真香了> 孩子(三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孩子(三合一)(1 / 2)

第28章孩子(三合一)

上元节过后,朝会又恢复了正常,太学博士之争又摆上了台面。这次高朔却早有准备,他上奏道:“呈至吏部的人选颇多,也难抉择,微臣以为既然学子进入太学需要考核,那这太学博士也应考核,通过考核者方可出任。”高朔话音一落,韦侍郎出列附议,中书沈侍郎看了看左右,也出列附议。众人的目光随即都投在了崔仆射身上,萧太傅和谢令君如今已很少参加朝会了,现在世家之中官职最高的就是崔老太爷了。崔仆射此时也是骑虎难下,太学博士人选让百官推荐的提议是他上奏的,陛下也允了,如今超出待选名额,考核确实是最公平的方法。他无奈出列,苍老的声音透着些许疲惫:"臣附议!”

因着韦家没有推荐人选,故而指定韦侍郎做了考核的主考官,组织人员出题阅卷,考核时间定在了半月后,由礼部承办考核事宜。高朔还上书,为了确保公平,与推荐人选有亲缘关系的官员回避,这一举措,能够插手考核的人被筛掉了大半,把韦侍郎忙的脚不沾地。这日晚间用膳时,越修提起太学考核一事,还对凤清说道:“你近日要是有空回韦家,记得提醒岳父,最近小心一些,此事推进太过顺利,事出反常必有妖,只怕他们还有后招。”

“你成日和阿耶在朝上碰面,怎地不自己跟他说?”“朝堂上人多眼杂,不方便。“他停了下,又说道:“过些日子,我可能要外出办差,短则半年,长则一年。”

凤清正在夹菜的手停住了,“这么突然?什么差事啊,要这么久?”“义父收到了沙州来的密信,有些事情需要过去面谈,路途遥远,再加上前路未知,时间必不会短的。”

“沙州?安西?安西四郡不是都已经陷落了吗,还要去谈什么?”“有沙州大族起义,收复了沙州和瓜州,来信与义父商议,欲让朝廷从蜀地出兵,出陇右,与之两头夹击,拿下凉州。”“都说蜀道难,从蜀地出兵,艰险万分,谈何容易?”越修安抚地拍了拍她,却不再多言,她纵有诸多疑惑,也不好再问。“那你何时出发?”

“还未商定,左右也就这一半月吧,不用担心,我心里有数。“越修给她盛了碗汤,宽慰她,“那下次休沐日我陪你回韦家吧。”凤清点点头应下。

因着朝廷张榜告示给各地,建康要设立太学,过完年后,城里多了不少文人士子,就连街边代写书信,卖字画的摊子都多了好几个。休沐日回到韦家,用过午膳,越修便跟着韦侍郎和韦璋去了书房,凤清则被凤藻拉到了自己院子里。“给你看我的新作,上次在梅林看到的,如何?凤藻给凤清展示的是一幅寒梅傲雪图,梅枝遒劲有力,饱含风骨,梅花各态各色,在蔼蔼白雪的映衬下,异彩纷呈。凤清啧啧称奇,“三姐,你这画技又精进了啊,不输画圣吴先生了。”

“我这可是童子功,自是非比寻常!"凤藻自小便对书画颇有兴致,杨夫人遂送她跟着画圣吴先生的弟子卫夫人学画,这一手丹青昔年在长安贵女中独占鳌头。

凤清在她的画室里细细观赏,突然发现了一副山水画,与她近期多画花草的风格大不相同,这幅画大气磅礴,寥寥数笔便勾勒出大好山河的轮廓。凤清被吸引住了,伸手就去拿,却被凤藻抢先一步拿过,卷了起来放在了架子上。见凤清诧异地看着自己,凤藻才反应过来自己做了什么,面色有些羞窘,期期艾艾地解释:“这个.…这幅画不是我的,是别人的,我拿回来鉴赏的,所以不便给四妹看。"说着还低下了头。

凤清心里有了猜测,也没戳破,打趣道:“瞧你宝贝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抢你黄金呢,不给看就不给看吧。”凤藻讨好地过来抱住她的手臂,“我给你看去年画得百花园的菊花,"说着便从架子上拿下一幅画轴,徐徐展开,一大丛菊花尽态极妍,跃然纸上。“确实不错,不比那幅梅花差,三姐,私以为你也可以开馆收徒了!”“那这幅画送你,就当为刚才的事赔罪了,好妹妹,可以不计较了吗?“凤藻摇着凤清的手臂撒娇。

凤清心里暗喜,佯装无奈道:“罢了罢了,谁让我们是姐妹呢。”回去的马车上,越修见月季抱着个画轴,疑惑的朝她看去,她便把响午的事情说了,还说了自己的猜测:“那幅画,看笔力定是出自男子之手,三姐这些年因着守孝,甚少出门交际,最近叔母相看的男子也并无擅长丹青之人。倒是近来赴建康参加太学考核的士子不少,我估摸着是三姐溜出去结识了画技不错的士子。三姐性情跳脱单纯,我担心她被有心之人哄骗,还望公爷借我人手,盯盯此事。”

“合该如此,事关女子名节,自当谨慎,我把青竹给你,他心心细有成算,手底下也有人,你吩咐便是。”

凤清给他一个感激的眼神。

日子一天天过去,太学博士的考核也如期举行了,一切风平浪静,凤清微松了口气。

这日午间,她正斜靠在窗下的贵妃榻上看新淘来的话本子。牡丹轻手轻脚过来,附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她随即坐直身子,吩咐牡丹出去,让马房备车,准备出门。

马车行至长安街不远,便慢慢停了下来,凤清掀起帘子往外看去,只见凤藻正在不远处的一个画摊上,和摊主说话。她显然心情不错,小嘴一直没停,脸上也带着笑容。那摊主身着麻布的文士袍,身材清瘦,但身形挺拔,头发束起,看来已经及冠,他一直微低着头,而心听着凤藻说话。

凤清微蹙着眉看了好一会儿,两人都没什么不合礼数行为,才稍稍放了心,看来凤藻还知道分寸。她将青竹叫过来,吩咐他去打听那文士的家世来历,又让车夫调头回府。

青竹动作很快,晚间越修回来时,他便跟着一起进到了后院,凤清看过他呈上来的手记,上面详细记录了那人的身份来历,家境如何等等,她越看越心凉。这岂止是寒门,简直是没有门,依着杨夫人的性子,能同意,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

晚膳时,凤清和越修说起来,一直唉声叹气。越修看她脸快皱成了小老头,不禁笑了,揉了揉她的发髻,“你既这么担心,明日约她来府上,劝劝她便是,何苦自己在这发愁。”

“你不知道,三姐虽大大咧咧,可她特别轴,认准的事情从不妥协。当初王家六郎横死,她尚未过门,守孝一年已经是大义,可她硬是坚持要守三年,气得叔母跟阿娘哭了好几回,最后也只能由着她去。”“那便随她去吧,待太学入学考核结束,若那士子真有才学,日后能入朝堂,说不得前途无量,届时也可以考虑。若是徒有其表,考核不过,定是要回原籍的,这山高水远的,过些日子,三姐也就忘了。”“嗯,先看看吧,我让青竹多盯他一段时间。不过此事,我想着还是得跟叔母通个气,叔母可以多看着些。”

“叔母的性子,只怕忍不了吧?”

凤清沉吟着,想了想,依旧决定先跟杨夫人透个风声,“我劝劝叔母,让她不要着急,先观望观望。”

越修见状,也不好多言,“那便依你说的去做吧。”次日,凤清又回了韦家,怕引起凤藻注意,她先去了正院见柳夫人,通过柳夫人将杨夫人叫了过来。

“冉冉回来了,怎地看着面色不太好,是不舒服吗?"杨夫人一见凤清,便关切的问道。

“劳叔母挂念了,我身体康泰着呢!"她犹豫了一瞬,继续开口道:“我今日回来,是有事想和叔母说,事关三姐的。”杨夫人和柳夫人对视一眼,均满是疑惑,凤清缓缓开口将上次在画室的事情说了,又说了自己昨日在街市看到的景象。杨夫人听完,脸色都变了,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柳夫人见状忙握着她的手安慰:“弟妹,莫急,冉冉不是说了吗,两人没有越界行为,兴许阿辞就是欣赏那士子才华呢。我们都知晓,阿辞爱画成痴了,见着这丹青妙笔的,说几句话也寻常。”

凤清也附和着说道:“叔母先别急,也许是我多想了,我来告知您是想让您有个准备,能有所防范,有备无患总是好的,免得日后真成了,我们措手不及。”

杨夫人过了好久心情才平复下来,她紧握着凤清的手,声音还带着哭腔,“冉冉,你多劝劝你三姐,可不能犯傻啊。那梁鸣农户出身,家徒四壁不说,家里还有父母兄弟要倚杖他,如今风花雪月看着美好,苦日子还在后面……“叔母,您放心,我省得,您放宽心,总有办法的。”柳夫人跟着也软语劝了半响,杨夫人才愁容满面离开了正院。柳夫人看着杨夫人的背影,眼里也满是担忧,凤藻也是她看着长大的,自是不愿她跳火坑。她又拉过凤清的手,询问起她和越修的相处,“我看着伯齐对你也甚是体贴,如此甚好,好好过日子才是正经。说起来,我记得伯齐生辰没几天了,你上心准备准备,好好陪他过个生辰,他以前定是没有的。”凤清这才想起来,越修是二月十六的生辰,也就十日光景了,确实得准备起来了。

柳夫人看了看她,又试探着开口:“你最近还没消息吗?”凤清疑惑,“什么消息?”

“哎呀,这过了生辰,伯齐就整整二十七了,也该有个孩子了。你大哥还比他小两岁呢,阿团都五岁了,再拖下去,不像话,你上点心!”凤清脸上飞起两片红云,“阿娘,我知道的,但这也不是能强求的,该来自会来的。”

柳夫人见她也不像是说假话,心里的石头下去了,只要不是她不想要就好。回去的路上,凤清也在想着柳夫人的话,其实从江夏回来,她也没那么排斥要个孩子了。可惜,也奇怪了,她的身体一直在调理,两人房事也不少,怎公还没消息呢?她暗想着,不会是越修身体有问题吧?于是晚上回府用晚膳时,越修就收获了凤清奇怪的眼神和欲言又止的神情二月初九的朝会上,太学博士的人选终于确定了下,这场各方明争暗斗的风波终于落下了帷幕,只是,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太学生将来是要授官的,经史子集自是不必说,农事水利,兵法谋略等等都是要涉猎的,毕竞若出任地方,想要保境安民,这些才是实用的。故而,太学博士设五位,一统领大局,一保障内务,一教授经典,一教授农事,一教授兵法。最终选定的五人,寒门出两人,谢家出一人,裴家出一人,宗室出一人。陛下诏命一出,一时间,朝堂上的局势变得微妙起来,崔仆射和萧侍郎的脸色当场就变了。原因无他,闹得最厉害的谢、萧、崔、袁几家,只有谢家摘了桃子,而裴家向来滑不留手,宗室出的也是陛下亲叔叔会稽王的次子,与陛下向来亲厚,崔萧两家竹篮打水一场空。

确定了太学博士的人选,这太学生入学考核的事宜也顺理成章的开展起来,萧侍郎忍着一腔愤懑,还得筹办这不亚于科举的考核,没几日,整个人都队郁了不少。而这次考核的主考官,再次由韦侍郎出任,沈侍郎出任副考官。到了二月十六这日,不凑巧,不是休沐日,不过也正好给了凤清充足的时间。用过午膳,她便一头扎进厨房里,跟芍药学习如何做长寿面。芍药先做了一遍给她看,看完她还觉得不过如此,她绝对能手到擒来。结果还不到一刻钟,凤清的脸就被打得啪啪响。刚开始和面,她的手伸进去就不听使唤,明明芍药三下五除二就和成了面团,而自己呢,水不去该去的地方,和了半响,盆里一坨稀得,一坨干的,芍药在边上憋笑憋得脸都红.晚间越修刚一踏入正院,就见凤清正在门口候着,见着他就小步快跑过来,拉着他的手臂就往花厅去。到了花厅,他便看见桌上放着一碗热腾腾的汤面,上面还卧着一个荷包蛋,撒了葱花,香味诱人。“你尝尝看,这是长寿面,我刚做的,盯着你进了府才下的锅,还没坨,快尝尝!"凤清两眼满含期待的看着他。

越修感觉鼻子有些酸,心头也麻酥酥的,他上前坐下,那起筷子夹了一箸面送入口中,面条顺滑筋道,汤汁鲜味浓郁,要是不那么咸就更好了。在凤清询问的眼神中,他闷头一口气将碗里的面条吃得见了底,还把汤都喝了。“冉冉做得,都好吃!“越修嗓子有点沙哑,凤清忙叫芍药给上茶。越修接过茶水便迫不及待一口饮尽,凤清正疑惑呢,芍药轻声和她耳语:“夫人,我忘记提醒您,面里的盐加太多了。”凤清…”

越修似是察觉到了,视线看过来,“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面,一点也不咸,这还是我第一次吃长寿面。”

凤清起身刚想拿起边上的茶壶给他添水,却被他双手环腰抱住,脑袋埋进她的胸口,像个孩子一样。少顷,低低的声音传来,“冉冉,谢谢你,给了我一个圆满!”

他的语气里有透着满足,她略僵的身子慢慢放软,停在半空的手也慢慢环住他的脖-.….

次日凤清醒来,只觉得从来没有这么累过,腰膝酸软,旁边的被褥已经微凉,某人忙碌的一夜还能早早起身上朝,真是气煞人也。牡丹进来伺候她起身,见她虽然面色疲惫,打着哈欠,但是眼角眉梢都是盈盈春意,嘟囔着骂越修,不禁捂着嘴偷笑。“国公爷早间出门时,看到您准备的礼物了,我看他可宝贝了,还没洗濑呢,就径直去了书房,想来是喜欢得紧。”“是吗,那他定是挂上去了,待会儿过去看看。"凤清的声音透着惊喜。用过早膳,她便迫不及待的到了书房。成婚快一年了,她还是第一次到前院书房来,守门的小僮见到她,愣了一瞬,才反应过来,忙福身行礼。凤清绕过屏风,一眼就看见了对面的墙上挂着一把宝剑,上面坠着一条崭新的剑穗。青黑色的剑鞘和剑柄,远远的就感受到了肃杀之气,深蓝的剑穗静静地垂在剑柄下,金线绣成的云纹若隐若现,低调又不失华贵,坠着同色的流苏又多了几分飘逸。

“好漂亮啊,这颜色既缓和了宝剑的凌厉,又不会喧宾夺主,不失稳重,很配!"牡丹一边赞叹一边朝着凤清连连点头。这把龙泉剑是义父高朔送给越修的,曾是他自己的佩剑,越修很是珍视,凤清也是第一次近距离观赏。他的生辰,她想了好几天,才想到送他剑穗,荷包太复杂,她不会绣,衣服鞋子就更不必提了,去买个礼物又觉得不够尽心,毕竟这是自己陪他过的第一个生日。只有剑穗,她尚且能独立完成,如今看来,这个礼物送的很成功,凤清颇有些自得。

欣赏完自己的礼物,她又在书房慢慢看了一圈,不同于两人住的正院,书房极具越修的个人特色。里侧靠墙放置了一张小榻,上面光秃秃的,不像正院里的贵妃榻,上面放满了凤清的话本和垫子等,小榻尾巴上是一组到顶的大书架,上面摆满了书。

她踱步过去,发现各种类的书都有,地理志、兵法、游记等等不一而具,“竞然还有诗集和字帖,没看出来啊,这莽夫还有这兴致。”她拿下一本《昭明文选》翻阅着,上面竞然还有批注,足见看书的人有多认真。凤清不禁都惭愧了,自己进学时都没这么努力过。看到最后一个格子时,上面只放了一个小青瓷瓶,她好奇的拿下来,打开封口,一股刺鼻的药味儿窜了出来,她忙捂着鼻子又扣上。“这什么味儿,这么难闻。"她低声嫌弃道。

见书房没什么看的了,她带着牡丹离开了,走之前还叮嘱那小僮不要告诉越修她来过。

走在回去的小道上,她突然想起来刚才的味道好像在越修身上闻到过,淡淡的,当时她还以为是在外面沾染的,遂没在意。她的脑海里突然灵光一闪,难道.…他真的身体不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