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215.第215章 朕不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15.第215章 朕不服(1 / 3)

第215章 朕不服

【此时因为安禄山的常年打点,以及此前张守珪的战绩太好,安禄山已经在玄宗那儿刷了足够的印象分。

并且对于张守珪的行为,玄宗的解读是:若安禄山真是死罪,大可在幽州就地正法,何必千里迢迢送来长安?

但名相张九龄不同意,认为法不可违,不杀定是祸患。

在这里玄宗为了反驳,举了个无比贴切的例子:

“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误害忠良。”

这里用的是魔法晋书目录的典故,说的是王衍少时曾见过石勒,一眼就看出来此乃造反之辈,欲杀石勒却没追上。

玄宗用这个典故是两层意思,一个是你张九龄不要以为自己是那王衍天生慧眼。

另一个则是不相信:咱大唐泱泱盛世,谁没事儿造反?

不过咱们都知道,王衍是个纯废物,后来还对石勒摇尾乞怜,这个典故多半是王家后人觉得太过丑陋,编出来穿凿附会的。

而且心里对于这个唐玄宗的评价也是一降再降:

能信这些拍马屁的话,确定智力没有问题吗?

而且您是有太子的啊?

徐庶摇头,只觉得看到那后世的地球之图受到的震撼都没这一刻要大。

但……先见到自己被土墙给埋了?无法理解,不愧魔法晋书之名。

由此安禄山可以不经通报任意出入宫廷,甚至经常夜宿后宫,有人进言认为不妥,李隆基不以为意,反而还训斥了进言的人。

诡谲之辈勿复多言,刘备倒是有点可惜:

这要被八百亲兵篡位的朱棣看到不得羡慕死?有这兵力还抢啥朱允炆啊,直接当场开燕国。

张飞清了清嗓子,模仿着刘备的语气节奏道:

744年,安禄山兼任范阳节度使;

刘备捏了捏胡子末端,也无奈一起大笑。

“如此嬉戏于军法,置将士之性命何存?”

甚至孔明此时心中再次感叹:与之相比,对阿斗毫无怨言矣。

赏罚分明,不违军制,士卒方能效死命。

李隆基给安禄山准备了一间极尽奢华的府邸,即使是最难被注意到的厨房餐具都要用金银妆点。

于是后来更加下血本贿赂京官,以求在玄宗面前美言,而这份投入很快就看到了回报。

而且从其措辞和姓氏来看,新的观众?宋朝的皇帝?等下要不出言试探一番?

至于这二凤陛下的感叹,孔明只能说,很懂其中的心情。

【从742年起到751年的这十年,是安禄山的黄金十年。

他用低不可闻的声音轻声感叹道:

“这玄宗有名相而不自用,岂非自误?”

也因此孔明不再纠结:

“这张守珪与那安思顺,皆以白身启用,甚至那安禄山能以白身入张守珪之眼,亦是军功。”

……

但玄宗判决已下,安禄山没有任何惩罚就回幽州了。

要是刘备所记不错的话,这是后世第一次用名相这个称呼,应当还是有相当的水平的。

也就是靠着这份恩宠,安禄山成了事实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