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翼跟上去后,转头看了一眼仓翼,嘴角上扬了一下,双手向两侧摊开表示无奈。仓翼无语的摸了摸头发,捡起了地上的发冠,走进了缔门。
广场上已经,摆上各种需要品,上百张桌子上摆着世界各地的美食佳肴,广场上已经有不少人了。实际上也不是为了欢迎什么,应该说是帝国沦陷的哀悼会。
1648年,清军再次南下,南明政权面临危机,永历帝只能又向葡萄牙求助。但这次葡萄牙给的援助很少,只有少量的火枪,这也难怪了。葡萄牙远东军力本来就不多愿意帮忙已经不错了。
无奈之下,王太后决定给罗马教皇写信,请求支援。永历帝派传教士卜弥格和陈安德为全权特使,远赴欧洲送信,信件送出不久位于云南和中缅边境还为成为帝国的德兰娜王国,出兵3万援助,在这些军队中有一万是血族。同时还派出被视为血族最后精锐王牌的十字禁军骑士团,虽然托住了清军,但是血族不是神,受伤了不能安心的自愈伤口,也会死去。更何况刚被转化的血族除了会一点戏法,以及力大无穷长生不死之外,没有什么特殊的本事。高级血族,也不是万能的。血族正统的皇室家族,沉寂在内战之后的恢复中,而且没有人知道正统家族在哪,只知道在中国境内。
1649年德兰娜王族无奈向玖兰王族求援告急,玖兰皇室给的回复是听天由命。1650年德兰娜帝国再次出兵,2万军队全军覆没。1651年玖兰优姬发来了援助,3千血族军队已经远赴东方。
1652年,卜弥格终于来到了罗马。满怀希望的卜弥格向罗马教皇陈述了南明的局势,以为能够得到教皇的同情。但罗马教廷认为南明王朝已是奄奄一息,没有复国的希望。之后卜弥格再觐见,罗马教皇再也不见。
卜弥格在欧洲一等就是三年,直到1655年,新任教皇亚历山大七世上任,才同意接见卜弥格。亚历山大七世十分同情南明朝廷和永历皇帝,但他表示提供不了任何帮助,只写了一封信让卜弥格带回中国,在信中他祈祷南明顺利渡过难关。
卜弥格无奈地离开了欧洲,带着教皇的信准备回国。1658年,卜弥格到达澳门,当时清军已经占领了广州,澳门当局拒绝接待他,怕对自己不利。
公元1658年,孙可望部降清,贵州、广西均为清军进占,使朱由榔失尽了地盘。德兰娜王国手上的王牌已经耗尽了。再动用十字禁军骑士团,可能连自保都有问题,缅甸对德兰娜国的国土虎视眈眈,公元1659年,清兵三路追逼,永历帝无奈,于12月逃入缅甸境内,被缅甸人解除武装后安置于草房之中,十分困辱。李定国曾连连交涉,欲迎他回云南,均为缅甸国王拒绝。德兰娜王国派人交涉,希望可以接他们回到自己这里,但是未果。
德兰娜王国也再也没有能力为明王朝再发动一次战争了。穷困潦倒之际,德兰娜王国向玖兰王族,发出了最后救援,玖兰王族拒绝了出兵,但是一个好消息让希望之火重新燃烧了起来,安德拉斯皇族联施压下,多个家族出兵,玖兰王族发兵3万远征东方,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而且皇室名存实亡流离失所的地位,已经没有凝聚力了。多个家族相继反悔,只有玖兰王族的军队依旧远征,但是玖兰王族的军队都是普通血族,还有一些是拉过来凑数的人类,因为玖兰王族也已经自身难保了。安德拉斯皇族虽然所有的军队也就只有1支骑兵,以及在英格兰的3万军队。但是这些军队不能动。
永历帝最终没能等到欧洲的援助,也没有等到来自血族的救兵,等来都是绝望,1660年德兰娜王国皇家禁卫军,保护使者,前往葡萄牙,回来了时候全军覆灭。
1661年德兰娜王国内部,因为明朝的问题,爆发了内战,几个月的内战,虽然反叛军被镇压了,但是军队也耗尽了,德兰娜王国的作国库也空了。不久之后德兰娜王宫被攻占,在十字禁军骑士团的护卫下,德兰娜王国女王丹琳远赴中缅边境,希望可以接永历一起走,当德兰娜王国最后精锐到达时,永历帝已经被吴三桂带走。赶来的还有李定国的部队。
丹琳女王拿起了缺了一角的玉玺,跪在地上。德兰娜王国贵族在数月之后,到了青藏高原南侧,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奉明为正统,清朝逼近,国内分为了两个势力,随后不支持奉明为正统的势力,离开消失在血族和人类的视野中,德兰娜帝国很大程度保留了明朝的服饰,虽然德兰娜王国的官方把拜占庭服饰作为,国服。但皇族和民间穿明制汉服的依然不少,是明朝正统服饰,没有改良过。
今天可以说帝国的建国日。
仓翼走到广场的镜子旁边,重新扎上发髻戴上头冠。
龙杰拍了一下仓翼指了指在西式美食桌前的穿着黑色燕尾服的人,说道;“那个人是法师的走狗。他来了说明那个发生应该也来了。”
“那个法师在哪?”仓翼整理了一下衣服,问道。
“没看见。应该有来的。我去看看。”龙杰走开了。
仓翼摸了一下头发看了一眼大殿基座边,那里有一个戴着礼貌,穿着礼服的男人。
那个男人看了一眼,在挂气球的瑟拉娜,悄悄走过去,捂住了瑟拉娜的嘴,架住了瑟拉娜,把枪顶在了瑟拉娜的脑门上,看了看四周说道;“你们谁要是敢过来。这个可爱的公主就死定了。”
拿着枪的禁卫军很快把这个老头围了起来,但是没有人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