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每个动作最好习练多久,该用怎样的顺序进行导引,他自己也不甚明了。
此时,则又不同了。
在岐山之上,他本就看了不少岐山一脉的医书。当时看书之时,他便刻意看一些与人身结构相关的医典。
下山之后,百草真人又赠予素问一卷。
根据医道一脉的知识,将导引术进行更系统完备地整理,最起码是要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没有后患的引体之法。
素问之中,有春发夏长秋收冬藏四气调神之论,又有关节脏腑经脉气血之说,简直就是为他创造导气引体之法,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
创法之时,一旦有与医道之理相悖的地方,他马上放弃,换其他的思路。
不仅导引如此,便是尝试寻找自己的炼气之法的时候,同样如此。
以医道之法作为根基,让他少走了不少弯路,甚至很多是死路绝路的弯路。
另外,在姬考气海之中,还有一件大杀器,洛书。
作为推演之道的两大根基神器之一,尽管只是盗版的,仍然有着不可思议的功效。
很多试验,都不需要自己亲自尝试,只要心神在洛书之中推演一遍,他就知道,这种法门可不可行,帮助他节省了不少时间。
因为洛书的存在,他几乎是将一天当做十天在用。
呆在典藏室之中,姬考几乎每一天,都过着同样单调的生活,几乎连时间都忘记了。
白天时候,研究导引之法,夜间时分,则是炼气之术,偶尔要有滞顿,便演练一番剑术,以做消遣。
吃喝拉撒之外,他几乎就是不眠不休。
典藏室最里面的一间静室,在他的命令之下,除下姜子牙与伯达两人,前者帮他收拾典籍,后者给他准备食物,其他人等都不准靠近。
那位太祝的弟子刘全,对于姬考正在做什么,非常好奇,可是却一直不敢靠近。
自己师弟怎么被斩断手臂,然后被逐出典藏室的,他可是一清二楚,为了好奇而舍弃学习太史一脉巫法的机会,实在太不值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