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春坊的花园别墅是照着洋人的房子盖的,电灯电话,能抽水的洋马子,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以前的形容阔气的人家,那都是夹竹桃,石榴树,一口大缸金鱼游。近来世道变了,就得加上电灯电话自来水。
花园别墅的房子里头一茬新,大红色的背面儿和褥子,要是陆沅君愿意,明天就能办酒席住进去。
沅君早就知道封西云在南春坊置办了房子,但一直也没过去看。一来,南春坊住着自己的旧友曼丽,陆沅君怕见了不晓得说什么。
二来,洋人多的地方,她不想去。
但既然封西云开口了,陆沅君也不好拒绝,点点头道。
“成。”
出了市政楼,没有坐等在门口的汽车,封西云和陆沅君搭了辆能坐下双人的黄包车。天气转凉了,师傅转过头来说。
“先生,夫人,您挨着坐。”
人力车当然比不上烧油的汽车,两条腿跑不过四个轮子。好在两人也不着急,就慢慢的在街头走着。
运城四处都在忙碌,商铺换招牌,到处都有招人的告示,一派欣欣向荣的风光。
李勋来把东洋那一套都搬到了运城来,新鲜是新鲜,有用也的确有用,可当陆沅君看到株式会社几个字的时候,心里头就不大高兴了。
“我总觉得不大妥。”
在往南春坊走的路上,四合院儿越来越少,带着小尖尖的洋人公寓越来越多。偶尔还能在人群里,看见几个长着黄色的头发的。
洋人凑在人堆里看热闹,人堆把他们当成了热闹。
拉洋片儿的人吆喝着西湖景,一个大子儿看一眼,什么招人说什么。
“先让他做做看,三两年要是不行,我们再找别人嘛。”
如今这世道,最不缺的就是才子。封西云安慰了下陆沅君,一手往远处人群里指去。
“你瞧!”
说是看,但更多的还是听。
“说开船,就开船,运城百姓我带你们上江南。”
拉洋片儿的叫卖声打老远就传了过来,黄包车上的陆沅君和封西云都听的清清楚楚。
“江南有个城隍庙,是一左一右两根旗杆。”
旗杆有什么可看的,陆沅君也好,围在拉洋片儿周围的百姓也罢,都偏回了头,不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