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士长!你听到我没有?”
巴拿猛赶两步,化解了从坡上滑下来的冲势,按下对讲机的开关:“明白,正在前往车辆。”
“记住是四号车。”夏言从ART-35的频道里离开,接入了通往指挥中心的卫星线路:“杜鹃巢,我需要喇叭鸟给四号车提供导航和路况分析,需要侦查公路另一头的潜在敌对活动,我们需要喇叭鸟盯着周围的山。”
“待命,愤怒鹬,喇叭鸟正在爬升,139秒后恢复侦查。”
偏偏是这时候!夏言把自己的背包丢在徐老虎失踪前攀下的悬崖边上,把绳子的一端系在背包上,任由另一头在水里漂着。背包里有一些备用的弹药和护符,对留在后面的人员来说可能是很重要的补充。
徐老虎应该已经没戏了,夏言估计这可能是一种相位转移场,或者更糟糕,是两个世界间的重叠,一点点额外的物质或者能量都能破坏这种状态。
徐老虎应该已经没戏了,指挥部的命令是尽量回收他的DSU,希望能获得一些可以利用的情报。但是在夏言看来,DSU也不太能指望,也许那些植入式设备已经化为了纯粹的能量,其中的数据也变成了噪音。
他快步跟上其他的士兵,朝大门走去。那扇门周围并没有围墙,也没有和最外圈的铁丝网障碍连在一起,只不过是两个固定着铁门的砖石柱子罢了,反倒是大门外的沙包掩体,更能代表斯通-弗林特集团,作为私有财产所有权的标志。
三支武装到牙齿的小队花了将近半个小时,小心翼翼地挪到场地的另一端,把“水池”边的犄角旮旯仔仔细细地清扫了一遍。
铁门外的景象和更早的一张卫片差不多,只是一条被重型车辆碾得乱七八糟的土路罢了,如果斯通-弗林特集团还想在这里继续施工,他们应该整理一下路面,但是从上一次空中侦查至今,这条路还是同一副鬼样子。
“愤怒鹬呼叫杜鹃巢,我将派一个小组建立警戒哨,请提供空中侦查情报。”
“愤怒鹬,原地待命,没有视线,山体遮挡。”无人机小组也很无奈,好在喇叭鸟已经进行了一次爬升,现在正顶着自己的实用升限飞行。更高的飞行高度减少了山体遮挡的程度,但是更加稀薄的空气使无人机必须以更大的转弯半径绕更大的圈,才能避免失速。
无人机小组:“下一圈之后将转换到备份航线,注意侦查窗口时间。”无人机的这一圈最后将转到文莱以北的海面上空,从那里折向西北,从廖内群岛内侧转回来,调整好角度,从任务区上空经过。
届时以过顶航线飞行的无人机就可以获得更好的角度,以一段时间的侦查空白期为代价,避免任务区周围山坡形成的遮挡。
夏言不可能等无人机飞出印尼穿过一部分马来西亚飞进文莱又穿过一点点的国际空域又飞回马来西亚穿过马来西亚飞回印尼……他没有这么好的耐心。
“杜鹃巢,我们要继续推进了,如果看到什么……”夏言话到嘴边,想了想,关掉了无线电,用靴子在泥地上跺了两脚,把他刚刚用匕首划拉出的简图踩平。
图拉和她的伙计们会顺着路一直走到第二个拐弯处,再继续向前推进,用塑性炸药封锁公路在稍远处的瓶颈。这道封锁线可以拦阻敌人的增援,如果有人胆敢爬过封锁路面的碎石堆,图拉小组在第二个弯顶处的火力点就可以形成完美的侧射。
从卫片上看起来,在转弯处的外圈还有一段足够平缓的坡,比路基稍低一点,还没有垮完。那里应该能藏得下图拉,她会躲在那里,和自己的两个队友形成交叉火力。
如果上来的车辆比较轻型,比方说越野车或者本地军阀喜欢的那种豪华SUV,她就等那辆车经过之后再起身,从后面把它打个稀烂。如果不是,如果是MRAP之类稍微有些装甲的车辆,那图拉就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了,只能等它停下来。
ART-35为行动准备的那些M72火箭筒虽然尺寸小、重量轻、弹道相对平直,但是用无制导的火箭弹射击移动目标总是最坏的选择。
按照夏言的布置,另一个小组会在他们身后布置一些炸药,用来阻断比较狭窄的第一个弯,这也意味着图拉小组爬回去的时候要多花一些要命的时间。
“头儿,我们要开始打捞了,你最好回来一下。”
夏言这才想起来后面还有一个自己人等着被搭救,当然从生理学意义上来说,老徐已经没救了,这只是个比喻,但那也是他的工作范围。于是夏言从夏言上校的角色里跳出来,又重新当回那个高级研究员。
“水样呢?”
“不用查,淡水,雨水,还有些从泥土里渗透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