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不太体谅人的领导为了预防这种遗憾,总会派几个倒霉蛋靠近观察,等着从DSU里提取画面。只要记录下画面的人还活着,或者死的时候距离上一次备份不太久,最终提取的画面效果就不会太糟糕,只是需要观众具备一些基本的想象力。
夏言不是那种不近人情的指挥官,至少一直以来他都装得像是有那么一些人情味。夏言没有专门派人站在能看清接触过程的位置上,因为他也知道,东南亚大区的所有ART单位都没有热备份,DSU所提取的信息往往只够重建一些非常概念化的回忆。
“你们俩看着一下下面的情况,保持‘乔’姿态稳定。”上校提醒了一声。两个牵绳子的队员总会低头看一眼的,这就够了。
吊机嗡嗡作响,慢慢地将不死的老乔放到了底,在触到池底的时候,缆绳弯曲了一下,就像“乔”被池底的岩石支撑住了一样。在那一瞬间,所有人都以为测试失败了,但是很快“乔”就沉了下去,只露了一半在外面。
“接触了!”
泵机接着开始工作,给构成支撑套管的一摞C形半环注入凝胶,使已经放下去的那段将近三米长的套管膨胀起来。套管的C形截面就此收了口,形成了一根稳固的支撑管道,保护着套管内的数据和电源线路不受介面层过滤特性的影响。当然,套管在坑口以上另外的二十余米,还软绵绵地摊在地面上,就像一卷展开的消防水龙一样,垫在各种管线下面。
老乔接触介面层的时候,高速摄影机的即时回放还在缓冲中,这让夏言有些犹豫,他到底是应该冒着被老乔淋一头的风险靠前去看看,还是蹲在树桩下温馨的小角落里等回放缓冲完毕呢?
他迟疑了一下,把监视器放在一边,迈过地上的线缆,朝施工现场走去。
这时候“乔”已经有一半沉进了地面以下,看起来有些古怪,就像被浇筑在混凝土地面里的现代艺术作品一样。
夏言快速探头看了看:“情况怎么样?”
“那边有一点点侧向的拖曳,力量不是很大。”
“姿态控制发动机呢?”夏言看了眼绳子,松松地牵在两个人手里,老乔身体正中的那根套管也没有什么动静,看来力量确实不是很大。
“下面的设备还没有通电,等穿过介面层之后再说。”那人补充了一句:“光纤应该很快就有信号了。”
监视器都放在后面的防潮垫上,夏言转头望了一眼:“那我去看看。”
他话音未落,聚在监视器边的队员们就已经喊了起来:“光纤有信号了!”
光纤探头的视角很窄,视场宽度不到30°,不过至少能看到点什么。在光纤探头旁,另一组光纤负责将灯光投射到镜头所指的方向上。夏言在监视器屏幕上看到的,就是这一组光纤照亮的东西。
“看起来像是……”
在场的ART-35成员其实已经明白了那是什么东西,但是说出来实在是有些伤士气。于是最后只有一个声音说了半截,就在众人的视线中闭上了嘴。
夏言看了眼表,在自己的笔记上记上了一笔:0618发现疑似徐老虎遗骸,肢体缺失。正在下沉。
徐老虎还停留在他落水的位置,正在乔的下方,几乎就贴在光纤探头的镜头上,这倒是个没人预想到的情况。
在探头提供的非常有限的视场中,徐老虎的尸体似乎正随着水中的暗流轻轻晃动,断掉的安全绳还系在他的腰间,就像一截营养不良的海藻一样。
“镜头能转动一下吗?看看周围的情况。”
光纤探头被固定在一个偏离轴心10°的角度上,通过转动光纤,可以稍微多看到些周围的情况,但是想要随心所欲地查看四周却是不可能的。
于是“灰翅鹬”的劳力们试图让探头跟上徐老虎尸体下沉的速度,正以极为稳定的速度把光纤往套管里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