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哭笑不得的指了指王继恩,似乎在指责他不该如此比喻朝中重臣。
但,似乎又在夸奖他,说的话非常对他这个皇帝的胃口。
“护短的小猫,闹的确实挺凶的。不过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他在帮着朕,抽那些小泥鳅的骨头。”
王继恩笑道:“小猫的嘴张的太大了。老奴怕,它还没抽掉人家的骨头,就被噎死了。”
赵光义轻声道:“且再看看吧。关键的时候,朕不介意出手帮他一把。当然了,如果他能顶着压力,和小泥鳅们拼一个两败俱伤。那对朕来说,再好不过了。
到时候,朕可以不追究他在代州的罪责。朕也要借此机会好好提醒提醒他,朕的狗,可不是那么好杀的。”
王继恩沉声道:“钱保一死,代州又重新回到了杨家的手上。陛下之前的谋划,可就付之东流了。”
“那又如何?”
赵光义淡然道:“一个小小的代州而已,边陲之地,和中原大地比起来,贫瘠不堪。再说了,朕得到代州,也没耗费什么力气。只是下了一个香饵,就有鱼儿闻着腥味上钩了。
代州重新被杨家掌控,对朕来说,只不过是损失了一个鱼饵而已。”
王继恩沉吟道:“杨家掌控了代州军政两权,那可就相当于成了和折家一样的土皇帝了……”
赵光义笑道:“朕当年在太原城答应了杨业,他们杨家和火山军,可以听调不听宣。后来,朕觉得杨业对北汉后主的态度过于亲密,耍了个小手段,把杨家弄进了汴京城。悄无声息的夺了他们听调不听宣的权力而已。
杨业在雁门关,向朕显示了他的忠诚。朕把这个权力还给他,也无可厚非。
杨家如今是没牙的老虎,想要长出牙来,恐怕还得十几年。
到那个时候,朕已经解决掉了朝中的这些小泥鳅了。你觉得,举国上下,皆听朕一个人号令的时候。
朕还会怕谁?”
王继恩一脸敬佩的道:“陛下圣明。”
赵光义脸上洋溢着笑意。
正当此时,一个小宦官匆匆赶到了福泽殿,禀告道:“启奏陛下,符小王爷求见。”
“呵?”
赵光义讥笑了一声,道:“他算什么小王爷。和他爹和他哥哥比起来。他就是个草包。”
王继恩乐呵呵笑道:“陛下,服软的来了。”
赵光义会心一笑,“宣他进来。”
符二爷怀里抱着丹书铁卷,进入到福泽殿后,二话不说,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