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败走北上,准备逃往河北,投靠自己的庶兄袁绍。
袁术手里有玉玺,玉玺是天命的象征,各路诸侯蠢蠢欲动,各自派将士私下拦截袁术。
刘备向曹操请缨,道:“备愿替明公讨伐袁术,取传国玉玺献于明公。”
丁璇看了一眼刘备,道:“此等小事,便不劳烦玄德公了。”
丁璇从袖子里掏出诸葛亮写给她的信,笑眯眯道:“一月前,卧龙先生在取了荆州之地时,便已经想到袁术战败后的逃窜之路。”
“早在几日前,卧龙先生便让子修前去阻截袁术。”
此时诸葛亮只是一个刚出茅庐的少年人,名声并不大,也正是因为如此,荆州的刘表才没有防范他,被他用计一举拿下荆州。
拿下荆州后,诸葛亮的名声才渐渐被人传了起来。
在座的众人虽然没有见过诸葛亮,但听说荆州被他拿下的事迹后,无不被他用兵如神的能力所折服,恨不得立刻便与他相见,畅谈天下大势。
今日又听丁璇提起诸葛亮早就料到袁术的败走,并对袁术的逃亡路线做了安排,在原本对他用兵如神的印象里,又加上一个神机妙算。
众人赞美诸葛亮的声音此起彼伏,刘备眸光微闪,笑道:“卧龙先生之大才,世间罕见。”
“卧龙先生月余时间便能拿下荆州,明公有此人辅佐,平定天下,指日可待。”
这本是一句跟着众人赞美诸葛亮,再顺带着拍曹操彩虹屁的话,但偏偏,刘备说完之后,张飞加了一句:“是啊,宛城之战时,卧龙先生要是在司空身边,司空怎么可能被张绣杀得狼狈而逃?”
此话一出,曹营诸将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看,就连情绪更为内敛含蓄的谋臣,也有一瞬的不自然——没有诸葛亮打不赢的胜仗,也没有诸葛亮拿不下的城池,诸葛亮的存在,就是用来衬托他们的庸碌无为。
此话诛心得很,许褚一拍桌子而起:“张翼德,你什么意思?”
张飞不甘示弱:“我什么意思?当然是话里的意思。”
寄人篱下的日子憋屈得很,曹营里的人,个个眼睛长在头顶上,好不容易出了一个能把曹营众人衬托成庸才的诸葛亮,他当然要好好吹捧一番。
最好是狠狠地挫一下曹营众人的锐气,治一治他们用眼缝来瞧人的臭毛病。
张飞跟许褚吵了起来,刘备连忙去劝架。
刘备的劝慰,更是让张飞火冒三丈,他觉得男子汉大丈夫,生于天地间,怎能活得如此窝囊?
脾气一上来,张飞再不想其他,一把将刘备拖在身后,指着曹营诸将和谋臣,讥讽道:“你们这些人,加在一起,也不如卧龙先生的一根手指头!”
丁璇微微挑眉,看了一眼曹操座下的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