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期间,部队安排了丰富多样的的文体活动,拔河、篮球赛、足球赛、cs对抗赛、看电影。 大家积极踊跃参加,人员士气高涨,场上队员生龙活虎,场下拉拉队加油声、欢呼声震天。队员们为了营连荣誉而拼搏奋斗,团结一致,力争得胜。 看电影前组织拉歌,这是部队常见的场面,那场面很是激烈。 拉歌主要是为了活跃气氛,手段是自己不唱或是少唱歌,目的是想办法让对方多唱歌,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士气高涨。 电影是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太行山上》3,大家都很迫不及待了,因为不少老兵参与了山西地区的拍摄。 天还没黑透,投影仪效果不好,机关组织拉歌,几个营相互拉歌。 四营值班员首先站出来了,手势示意大家注意注意力。 “同志们坐直了,清清嗓子!” 底下的人很配合地清了嗓子,坐的更直了。 “对面坐的是哪一个呀?” “对面坐的是三营的!” “他们唱歌是~” “真好听啊!” “三营的!” “来一个!” “来一个!” “三营的!” “拉呀嘛,来呀嘛,来一个!” “三呀嘛~三呀嘛,三营的!” “三营的吖嘛,呼黑!” “来一个吖嘛,呼黑!” “你们的歌声是~” “淅沥沥哗啦啦索罗罗嘿!” 四营一唱一和,在挑战三营。 三营一看四营主动拉自己,自然不能示弱。 “对面坐的是哪一个啊?” “对面坐的是四营的小弟弟啊!” “小弟弟唱歌更好听啊!” “更好听啊!” “四营的!” “来一个!” “一、二、三、四、五……” “我们等得好辛苦!” “一二三四五六七~” “我们等得好着急!” 四营还是不唱,三营也不唱,都想法逼对方唱。 “要你唱你就唱!” “扭扭捏捏不像样!像什么?” “大姑娘!” “呵呵……” “四营唱歌没底气,我们给他们打打气!” “嗤~嗤~咚!”三营在做着用打气筒打气的动作。看来两个营之前都有准备,都练过一些套路。 四营看两家都不唱就陷入了僵局,便开始唱了几句。 “三营歌曲不敢唱,我们给他做榜样!过得硬的连队过得硬的兵~预备唱!” 四营歌声洪亮地唱了几句,然后看拉歌员手势突然停止,拉歌员把手指向了三营的区域。 “我们唱了该谁唱?” “三营唱!” “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 “在等待~” “机关枪,两条腿,打得三营~ “张不开嘴!” “冬瓜皮,西瓜皮,三营不唱~” “耍赖皮!” “三营的傻眼了吧?以后拉歌不敢~” “叫板了吧!” 拉了五分钟歌,潘凯东感觉吼得嗓子难受,大家精神高度亢奋。 拉完了歌,领导看两个营都没怎么唱歌,于是各单位集体自唱一首歌。 三营自然唱了营歌——“双大功营营歌”。 “我们是双大功第三营,诞生在抗日的烽火中,通歼蒋匪362团,三打固城荣立战功,抗美援朝,奋勇杀敌,铁原阻击战打出威风,为人民打江山~留下英明,留下英明!” 潘凯东和全营官兵唱得热血沸腾。 终于电影开始了,太行山上,电影描述了抗日战争中我军的浴血奋战。大家都非常认真地看着,感受着革命先辈们的英雄气概。 山西战场的镜头居然出现了谭宇、侯海波的侧脸,虽然他们扮演的是日本兵,大家很快都乐了。虽然只是一个掠影,但还能分辨出是谁。 看完了电影,大家回到连队写观后感,大家感触很多。 潘凯东深深感到现在的和平来之不易,感到那段历史不能忘记,感到侵略者之凶残,感到拥有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的重要性,深感作为军人肩上的神圣使命和责任。 一个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激发出了强大的民族大义和爱国感情,军民一心,打断敌人的封锁线,打消敌人的狂热野心。 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罹难。九一八事变,敌人自导自演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三省。 敌人的凶残让我们更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 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历史不能忘记,只有军队强大了,被侵略的历史才不会重演。 潘凯东心中腾起了强烈的爱国精神,深感作为一名革命战士,肩上责任重大! 他对侵略者恨之入骨,只要祖国一声令下,定当抛头颅、洒热血,坚决保卫祖国,坚决捍卫和平! 读者朋友们,虽然9月18日已经过去,但86年前的那个九·一八我们不能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