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要,做点什么。
***
柳珩吩咐小黄门拿出一卷新的缣帛,笔尖沾了墨汁在上面勾画。
少年执笔,挽袖垂眸,手中笔若游龙。很快,一副夕夏垂钓图便跃然纸上。笔法很简单,只有寥寥几笔,便勾勒出树下老翁,水中菡萏,以及西下夕阳。
荀攸很惊讶地发现,用笔虽简,但却意境深远,意到笔随。
这是一幅看了便会令人微笑的画作。老翁怡然自若地垂钓,夕阳下不再灼热的熏风中,有莲花在轻轻摇曳。隔着缣帛都似乎能够闻到怡人的清香。
这画作的功底与之前的书法完全不匹配!
荀攸有些惊异地抬起眼睛,完全不明白眼前的少年天子为何如此作为?如果他是在隐藏什么,为何连他的母亲何太后都要隐瞒?为何又要让他这个才第一次见面的人知道?
荀攸越想越不明白,甚至暗暗心惊。
心底有种隐隐约约的预感,他却直觉性地不敢妄加揣测。
柳珩完成了他的画作。
他让小黄门去把玉玺取来。
小黄门战战兢兢道,“陛下,奴婢不知道玉玺在哪里。”
略一沉思,他吩咐道,“去御书房找找看。如果没有,就去问玺印郎官。”
小黄门退下了。
柳珩抬起眼,轻笑着将画作递给身边跪坐着的荀攸,“朕的这幅画,荀卿以为如何?”
荀攸恭敬地接过缣帛,近距离地更加细致地观看这幅画。这一看,却更是心惊。
这幅画作清新朴茂,恬静抒情,老翁的侧影和远处的斜阳只用了寥寥几笔描绘了形神。而近处那几枝菡萏,却落笔工整细致,花瓣的敷色层次分明,细节之处明彻入微。两种截然不同的绘画风格在同一副画作之中,却又毫无违和感。
可以确定,这是他从未见过的绘画方式。
“陛下所绘……真是妙绝。”荀攸喃喃说道。
“荀卿谬赞。”柳珩笑了笑,将手中毛笔搁在墨玉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