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作为一个才刚登基两天的小皇帝,不识朝臣也理所当然。
“微臣乃西园校尉之典军校尉,曹操是也。”那身形短小之人站起身来,单膝跪下,双手作揖,行了一个武将的拜礼。
卧槽!果然是年轻时候的曹老板!
柳珩顿时亚历山大。
“曹卿言之有理。但何谓文?何又谓武?”
柳珩强自打起精神,集中精力对付贼精贼精的曹老板,“卿不闻张良张子房,高祖亦赞其‘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张子房足智多谋,协助高祖一举赢得楚汉战争,从此建立了我大汉。仅张子房一人,尤胜千军万马。项王虽有千钧之力,然亦不及也。曹卿以为呢?”
曹操定定看了他一眼,当即跪拜道,“陛下高见,微臣受教了。”
柳珩被那一眼看得寒毛直竖。
他擦了擦额上并不存在的冷汗,心道总算是把曹老板糊弄过去了。
他当然知道刚才的一番说辞全是诡辩,但当今并不存在严谨意义上的逻辑学。这番说辞即使让人觉得哪里不对,但一时也真没办法破解。
“陛下,张子房固然堪比千军万马。但依老臣之见,荀侍郎尚未而立之年,未建寸功,陛下为何如此信任荀侍郎有治理一州之才能?”
有一个声音于右侧响起,这次离得还挺近。
卧槽,又来一个?
柳珩心中刚松了一口气,又被提了起来。
他蹙眉望了过去。
原来是太傅袁隗,即袁绍他叔,这次竟然不顾脸面地亲自下场了。
真是烦人,这袁家人还不依不饶了?
柳珩看到他,就气笑了。
明代大儒王夫之曾这样评价袁隗:何进辅政时,引袁隗一起同录尚书事,共同掌握国家大权。袁隗的名望重,地位高,权力大,但是做出来的事情却是轻,低,小。袁绍,袁术同何进谋划诛杀宦官,但袁隗不能任用之。何进召董卓进京,曹操,陈琳,郑泰,卢植知道一定会出乱子,而袁隗不能制止。董卓废刘辨立陈留王刘协为天子,当他征求袁隗意见时,袁隗居然双手赞成。世食汉禄的重臣,连最基本的廉耻心都早已荡然无存!
后世提到的尸位素餐,说的就是这位袁大人了。
“袁太傅担任朝中重臣二十余载,如今已是知非之年,可建寸功否?”
柳珩讥讽一笑,正面怼过去,“依朕之见,州牧之位,与其选择尸位素餐而毫无廉耻之辈,不如选择年轻而有才华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