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珩快步走进崇德殿,一掀衣袍,端坐于自己的御座之上。
这时,卯时还未至,正赶上文武百官井然有序地走进大殿。
在百官一片寂然无声的入场中,他一眼就看见了令他两辈子都念念不忘的荀令君。只见那芝兰玉树之人正身着玄色的尚书令全套官服,站在离他极近的地方。
荀攸并不在,想必已一早便离开了洛阳,带着张辽赶赴荆州上任去了。
柳珩心中激动无比。
能看着荀彧穿着一身尚书令的官服,他便觉得自己之前的冒险,全部得到了回报。
由于董太后还没到,所以柳珩便笑着试图和他打了个招呼,“这身官服,很称令君。”
“承蒙陛下青眼。”荀彧垂首起身,恭敬地回礼道。
由于殿内朝中大臣众多,他没法在这里询问陛下昨日伤处可好?只能默默地在心中牵挂不已。
不一会儿,董太后就到了崇德殿。
她或许知道了柳珩昨夜与何太后闹矛盾,此刻对他竟然意外地和颜悦色。
小黄门立于阶前,宣布早朝开始。
这次,一向反应颇慢的袁家,经过一晚上的酝酿还是反应过来了。袁家各种门生故吏的炮火,直接就轰向了自举孝廉就一举官至尚书令的荀彧。
面对前几次还比较客气的质疑,荀彧从容得体、回答得很是自如。
结果太傅袁隗居然一反常态地亲自下场了,“自汉光武帝始设尚书台,综理天下政务。尚书令一职向来由德高望重之人担任。而荀大人不过去年及冠、刚举孝廉,担任如此重要官职,是否有见识不足而权有余之嫌?荀大人以为如何?”
见识不足而权有余?
我去,这无耻老贼是在说谁呢?
作为荀粉听到这话,自是心中不悦。
柳珩眉头一蹙,正要亲自下场开怼时,肩头忽然一重,被一只大手向下按了一按。
……呃,原来是文叔。
“这是他自己的战场。若不能就此服众,便在朝中再无立足之地。”文叔的声音淡淡地在他耳边响起,告诫他切勿轻举妄动。
柳珩垂了垂眸子,不由有些心虚。
在见到荀令君的一瞬间,他完全忘记了还隐在自己身后的文叔。
真是对不起粑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