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失去灵敏性的同时,肌肉还会失去爆发力,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在现在的健身概念中有一个肌肉分离度,练好的之后肌肉线条非常漂亮,但在拳击训练中并不注重这一点。
因为肌肉分离度越好,就越损失肌肉的灵敏性与爆发力,因为它会越僵硬。
这也是拳击运动不注重肌肉分离度的原因。
中午,赵烈回家吃了午餐。
现在还没条件弄什么营养餐,老妈钟静给他准备了一些牛肉和水果和蔬菜。
具体吃多少他也没个数,所以吃了五分饱之后就没再吃了。
下午的训练主要是打沙袋和踩单车。
踩单车在训练时间上更甚于跑步,现在长达一个半小时。
这项训练同样能消耗大量的脂肪,比跑步更好的是它对关节没有那么大的损害。
赵烈都在考虑是不是要再调整一下,将跑步的时间缩短一下,调整到单车这边。
单车之后就是打沙袋,而且是重沙袋。
打重沙袋是拳击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实际一个拳击手的力量越大,并不意味着击打时的拳力越大。
比如深蹲和卧推越大,并不代表拳力越大。
这是需要用长时间的打沙袋来进行训练,让力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
打沙袋能让肌肉的密度和骨密度增加,特别是打重型沙袋,这是增加拳力最重要的训练内容。
以前赵烈就喜欢这项训练,他喜欢听到那种击打沙袋时的声音,能让他血液沸腾。
“嘭嘭嘭……”
这里的一个重型沙袋被赵烈霸占了,疯狂击打重沙袋时的声音立即吸引了大量健身的人。
就算现在他的力量还没有达到身体的极限,但他体重在这里,所以重沙袋被他打得摇摆不定,嘭嘭作响。
要知道这个重沙袋一般的人去推都难以推动,更何况是直接用拳头击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