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觉得每次回娘家婆婆对她也不抠的,大饽饽比别人家又大又沉,有面子也实惠。反正她每次回家,比姐妹拿回去的都实在,嫂子和弟媳也说不出啥。
她从小看着娘和奶奶相处,听的最多的就是,既然进了一个家门,锅勺子和锅沿没有不磕碰的,但是不能磕破伤大和气。
还有一句是她奶奶讲的,“小时候在家里爹娘兄弟姐妹的是一家人,嫁人了有自己的孩子那就是一家人。你再回娘家就是亲戚,嫂子弟媳不会把你当一家人,你自己更不能还把自己当一家人……”
显然张够的娘教育女儿有点不一样,不是哭没有儿子人家欺负瞧不起就是哭穷让女儿帮衬,总想一辈子把女儿攒在手里。
“行啦,时候不早了咱们赶紧走吧,要是晚了还得住一宿。”住一宿也不合适,耽误第二天上工不说,一群孩子在娘家多吃两顿饭,招人烦。
丁兰英每次走亲戚都是早早去当天回,带着孩子去吃顿晌饭也不至于惹人烦,要住也是冬天农闲的时候。
她看张够收拾箢子,把一些菜、还有三个大饽饽都装进去,丁兰英犹豫了一下还是没说什么。
按理说走亲戚都是有来有往的,我带了礼物去,你也要回礼。你不回也可以,但是你不能把东西都留下,起码要回来一半或者三分之一。
比如给你三个大饽饽,你要回来一个压箢子。
可张够不管带什么一丁点都不回来,空着箢子难看又让人说嘴。
就因为这个,张翠花才不高兴的。
张够道:“二嫂,还带什么孩子,让泥蛋儿在家里看着好了。”
把孩子带回去,还得吃娘家饭!
丁兰英还是带着孩子先走了。
张够原想泥蛋儿在家里可以帮她看拦子儿,谁知道丁兰英不肯,她带着闺女又不甘心,就拿条绳子把拦子儿拴在窗棂上管自己走了。反正以前上工都是这样干的,她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的。
……
莫茹和周明愈回来做晌饭的时候,老远就听见拦子儿嗷嗷哭,片刻又没动静,吓得莫茹让周明愈赶紧先回去看看。
回到家就发现拦子儿被麻绳缠着脖子,憋得小脸发紫,再晚一会儿估计就没命了。
莫茹:“她这是干嘛啊?”
周明愈脸色也不好看,拦子儿不但勒得脖子快不行了,还光着屁股就穿一个破兜兜,又拉又尿的糊弄一身。
他去院子里倒了一盆晒得热乎乎的水,把拦子儿拎进去冲洗干净。拦子儿毕竟是孩子,之前哭得要背过气去,这会儿玩水玩得又开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