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初九正是赶集的时候,供销社也开门。
公社出了新规定,要求十天一个集,不许再五天一次,所以只有初九十九二十九才能赶集。
供销社虽然不至于这样,但是可买的货品却比以前更少。
比如原本每天还有猪肉卖,这一次居然没的!
周明愈兴冲冲地跑了去,却被告知这几天供销社都没有进到猪肉,已经好几天了,而且还会继续下去。
最近长成的猪都被送往生猪收购点,之后统一送到屠宰点,屠宰完毕送往城内各国营菜场。
连一根猪尾巴都没在乡下卖!
没有猪肉,他只能买块豆腐,结果豆腐还要粮票!
他跟冯如借了半斤粮票买了一斤豆腐,拎着豆腐回家继续打鱼的主意。
……
柳秀娥已经编了一个鱼篓子底,周明愈学着编上面的。
正儿八经的鱼篓子是用竹篾片编的,结实耐用,还美观,可周明愈就想解决一下燃眉之急,捞几条巴掌大的鱼很高兴,指头大也不介意,所以就简单对付一下。
材料就是河边的芦苇、蒲子,高粱蔑是不舍得用的,那个要用来编席。
鱼篓子关键在于缝隙小,肚大口小,这样鱼进去才不容易出来。
编好再检查一下,缝隙过大就用茅草编一编,觉得能对付用就放鱼饵进去,蚯蚓、干粮块都可以,直接将鱼篓子沉进看到有鱼游动的地方。
等过四十来分钟提起来,里面能有一两条指头大的鱼。
第二次竟然有条巴掌大的,如此几次之后,周明愈居然也捞到十来条鱼,其中三条巴掌大的鲫鱼,其他的都指头长短。
小的养着,大的立刻拿来熬汤。
他用一勺猪油把三条鱼煎一下,再爆香了葱姜,然后切了豆腐放进去,添水小火焖。
……
傍晚时鱼汤熬好了,因为有猪油加豆腐,鱼汤雪白,上面飘着翠绿的葱花,略带鱼腥的浓郁香气老远都闻得到。
莫茹嗅了嗅食指大动。
晌午她吃了一大碗带汤的喜面条,还有两个鸡蛋,原以为应该会下奶的,谁知道还是不够周七七吸的。
她又上演昨天那一套,吸两口就装睡。
这会儿莫茹喝了一大碗鱼汤,又吃掉一碗豆腐,感觉饱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