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眼60年春天。
俗话说“好过的正月,难过的二月,面黄肌瘦的三月,饿死饿活的四月”,春天青黄不接,饥民无数,那可比冬天难熬多了。好在现在有救荒窝窝头,虽然依然吃不饱却能保证饿不死,所以社员们精神就还不错。
一过了二月二,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老人孩子就开始提着筐子去地里剜野菜、茅草根,反正能吃的就剜回来。
往年张翠花是剜野菜最积极的,今年却不去,连孩子也不让他们去。不但她家,整个先锋大队都没去。这是周诚志要求的,自己大队还有吃的,不要去和外面村民抢这点野菜。
张翠花终究还是给四儿子张罗了亲事,定的是大王家沙坞的闺女王金秋。
去年的时候王家一再表示中意周明林,只要周家同意就可以尽快成亲,张翠花因为生气儿子和阚燕儿的事儿,想让儿子晾几年再说。
犯了错,总归是要受教训!
但是王家一直没死心,过了年又提,其实不只是王家,要跟周家结亲的人家一直不断,尤其自从莫茹和周明愈发明了救荒窝窝头,又掀起新一波高/潮,只是张翠花一直没松口而已。
这会儿她看着儿子老实起来,二月张翠花就松口要给儿子定亲。不过她也事先跟王家说得清清楚楚的,免得有什么误会,到时候落埋怨。
王家根本不在意这个,别说只是没成的相亲,就是离婚的他们也并不介意!
外村多少人排队等着呢。
就这样,周明林的亲事就定下来。
虽然王家表示不要聘礼,只要小两口好好过日子比什么都强,可张翠花却不占这个便宜,她主动说给一钩子布。
这时候没自留地和粮食,自然没多少聘礼,下定就是给几尺布,一钩子布算是不错的。
别人家为一钩子布愁得东凑西凑也凑不齐,张翠花自然不愁。去年的布票她存成布,今年的布票直接给王家。
下了定,两家悄悄找人查日子,定于麦收农忙之后五月二十一结婚。
结果周明林这里刚定下,阚燕儿那里就传来动静,她和周明军也定了,结婚日子比周明林还早个月。
社员们觉得,这下可热闹了。
不过人家张翠花根本就没当回事,还是该干嘛干嘛,她知道李桂云早就有那个意思,也知道她不是为了膈应自己,自然不会计较。
更何况李桂云也来征求过她的意见。
虽然阚家估计就是这么个意思,可她又不在乎阚家,“他三娘娘,咱们这么多年妯娌,谁还不知道谁的脾气,你想干嘛就干嘛,我没事。”
李桂云就乐颠颠地去准备,感觉自己家明军儿能娶燕儿这样的媳妇,真是烧了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