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诚廉看周明愈,看他做了一个开闸的手势,便用力把石板水闸提起来。
“哗啦……哗啦……”
高处的河水奔流而下,欢快地唱着歌顺着水渠冲进磨房底部,推动着水轮慢慢地转起来。磨房里,周培基也打开装粮食的木斗,有粮食落进石磨的磨眼里。
这时候石磨已经开始轰隆轰隆的转起来,跟隐隐打雷一样。
众人惊呼起来,“好大的动静啊。”
随着大石磨转动,秫秫粒就被碾破、磨碎然后甩出来,继续……柳秀娥、张够和丁兰英几个把甩出来的碎颗粒扫出来放到罗柜里筛筛,然后把那些大颗粒继续装回木斗里。
这盘石磨非常沉重,磨粮食又细又快,小磨要五六遍,这个最多三遍就能细如粉。
人力一次也就推个三四十斤,这个一天至少可以磨四五百斤。如果有人倒班,日夜不停,六七百斤也非常轻松。
社员们排着队抢着进去参观,前面的人看不够,不肯走,后面的着急一个劲地催。
“给我们也看看啊,这磨房也不会跑,大大的功夫慢慢地看呗。”
“就是啊,俺们大老远老跑来,给俺们看看,还得家去吃饭呢。”这是邻村的。
有人喊道:“这要是还吃食堂,这么天天磨粮食,多方便啊。”
周明愈笑道:“解散食堂,大家照样来磨面,这是咱们先锋大队的磨房。”
就有人来问怎么个磨法,是自己磨还是有人帮忙。
这个周明愈和周诚志几个队长已经商量过,不要社员轮班了,免得有人负责有人不负责,就找两个认真负责的社员固定轮班看管磨房,队里给他们算工分。
至于磨房管理员,几个队长也找好了,一个是老书记李柏青,一个是周明来。
这俩人社员们都信得过。
来磨面的按照磨面的时间数量交给管理员一点钱或者粮食,作为磨房的维修费用。
管理员不但要帮忙开闸放水,日常打扫维护磨房,还要记账,定期跟会计盘账。
很快,周明愈家的几十斤秫秫磨好了,周培基家接上……社员们都纷纷排队。
“还真是很好用呢,不用人动手。”
“看,那边过筛也是,晃晃悠悠的,不用咱们使劲。”
“这以后还不得养一村的懒婆娘!”有男人开始说欠扁的话,一出口就被女人们围攻。
一连几天,先锋大队的磨房都没停,轰隆轰隆地忙着磨粮食。李柏青和周明来俩人要小心盯着那些来看热闹的孩子,以免他们乱动搞破坏,更要提防他们不小心掉下去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