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让他们提前准备一份谋略奏疏,不会出现纸上谈兵一类的事情。
三个人,三种谋划,必然有长有短,若是互相借鉴一番的话,兴许能制定出一套更加好的谋略。
虽说战场上的战局瞬息万变,需要随机应变。
但是早有准备,总比临机准备要好一些。
赵祯略微思量了一下,明白了寇季话里的深意。
当即,赵祯点头道:“四哥言之有理……”
赵祯看向了种世衡三人道:“你们一人准备一份谋略奏疏,送到枢密院。谁的谋略奏疏能同时打动朕和四哥,那朕就任命谁挂帅。
此事全看你们各人的本事。
中间还能省去你们争吵的时间,也能避免你们吵出真火,伤了和气。”
种世衡和李昭亮二人闻言,几乎毫不犹豫的拱手应允道:“臣遵旨……”
朱能露出了一张苦瓜脸,站在哪儿犹豫不决。
赵祯瞥了朱能一眼道:“朱爱卿有问题?”
朱能苦着脸道:“臣虽然识字,可笔墨不精。府上虽然有几个幕僚,但是比起他们二人,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臣觉得此事对臣不公平。”
赵祯撇撇嘴,“笔墨不精,那就去找几个笔墨精的人帮你。你负责口述,他人帮你代笔,朕也认。”
赵祯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朱能没办法再推托,只能瓮声瓮气的应允了一声。
他之所以犹豫不决,不肯答应此事。
可不仅仅是因为笔墨不精。
主要是对比种世衡和李昭亮二人,他在此事上不占优势。
种世衡是文人出身,舞文弄墨,那是他的强项。
李昭亮家底丰厚,家中三代积攒了无数能人义士,能帮他出许多主意。
朱能近些年也招揽了一些人,但质量不高。
所以比不过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