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完美的办法,寇季和赵祯倒是商量出了一个。
那就是在推行蒙学的事情稳定以后,继而推行县学、府学。
蒙学免费、县学收费、府学亦是如此。
用县学和府学的钱财,贴补蒙学。
从而达成一个循环。
为了确保各家私塾不破坏这个循环。
往后的科举考试中,会将学籍纳入到其中。
那些家中有私学的,或者是民间学馆出来的学生,想要参加科举,必须入县学、府学。
民间的私塾会因此大大的减少、民间学馆也会如此。
送到他们手里的钱财,会因此流入到朝廷手中。
地方的那些饱学诗书的先生,想要混口饭吃,也必须进入到朝廷的学府当中。
朝廷不仅可以借此合理的调配教育资源,还能监督和影响民间的言论。
一举两得。
但推行县学和府学,那是以后的事情。
现阶段,没有收入补贴的情况下,朝廷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方面的钱财。
出去抢钱绝对是一个一举三得的事情。
一得钱。
二得地。
三得精兵强将。
虽然中间会损失一些兵力。
但相比而言,得到的更多。
钱,寇季不在乎。
寇季看重的是地和精兵强将。
朝廷有了地,就能大肆的移民。
从豪门大户手里不断的抽取他们的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