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那十三香辣蟹,究竟是个什么味儿,肯定不会是眼前这般寡淡的便是了。
中秋总要配着螃蟹才应景,这几只是峨娘专为他寻来的,本是要在昨日吃的,可是等到半夜他才归来。
好不容易,今日他早早回家,立刻着人将螃蟹上了蒸笼,却见他一副兴致缺缺的样子,说不失落是假的。
“夫君不喜欢螃蟹吗?”
“也没什么喜欢不喜欢的。”他更看重的是味道,原先喜爱甜食,后来在无羡那儿尝到了辣味,初觉舌尖灼痛,却是痛得爽快,叫人欲罢不能。
此刻再让他去尝些清蒸白煮的,便觉得淡而无味了。
杨慎草草吃完饭,便去了书房,留下了峨娘孤寂的身影。
翌日应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爹居然派了人,将他一路护送进宫!
真是太过分了,当他是个学童吗?
还需要人护送去书院?
最失落的是,他没法去石牌坊,找无羡蹭早膳了。
腹中空空如也,饿得头晕眼花,他也不愿吃光禄寺准备的东西。
再精致的大锅饭也是大锅饭,味道只有两个字来囊括,那就是“难吃”,而且还是隔顿的,口感都不新鲜了。
“用修(杨慎的字),怎么看着恹恹的?国子监那边的事,你也尽力了,你也别自责了。好好一个佳节,被些糟心事搅了兴致,走,舒兄我,订了一桌席面,一起吃顿好的去!”
杨慎兴致缺缺,本是要推脱的,奈何对方盛情难却,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一间雅致的小楼前,门旁站着两个衣着鹤裳的貌美童子。
杨慎的脸一抽,这不是男风馆吗?
可是来都来了,此刻再走,便是不给同僚面子了,只能硬着头皮进去了。
舒芬勾着他的肩,挑眉道,“这家莳花馆可是新开的,刚翻修过,啧啧,全是琉璃居的东西,这手笔,全京师都找不出第二家来。”
杨慎往四周扫了一眼,可不是,碗碟酒具什么的就不说了,单单是雅间那一面珠帘,由上千粒指甲盖大小的琉璃珠子串连而成,绘成一幅粉底的雪梅双鹤图。
“瞧把你看傻的,令妹不是在琉璃居,买了一套鱼伴荷影的珠帘吗?”
“有吗?”
琉璃居男女宾是分开招待的,那日开业,他并未陪在妹妹的身边,只见她的丫鬟抱了许多锦盒出来,并不知道她具体选了哪些物件。
“令妹得了那串珠帘,可把舍妹给眼红的,回来哭闹不止,愣是缠着我娘,给她买了一幅‘香山红叶映朝霞’,折进去我的大半年俸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