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你刚从学校毕业,不知道这个组织很正常。
我给你讲,这个【古文联盟协会】,是由现任华国文学泰斗李易甫老先生主导的民间社团组织。
它精益求精,它博大悠远,它代表了华国传统文学的前进方向,它是华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每个古文爱好者都以能加入这个组织为荣,每个古文研究者都在里面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每个古文创作者都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见邓云滔滔不绝,孔孟终于想起了,那位在好声音舞台诵读自己诗词的老先生。
刚想说自己已是这个协会的会员,不用对方费心,结果邓云话题一转:
“只是【古文联盟协会】规格非常之高,想被该组织接受,至少要经过三年的考察期。
比如我是去年才知道这个组织,并申请加入的,而想正式转正,还得等两年时间。”
见孔孟欲言又止,他笑道:“时间确实有点长,但真正的好东西,总需要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对吧?
你可能不知道,我为了得到对方的认可,花费了多少心思。
比如我每天都会在协会官网发几篇古文锦集、鉴赏之类的文字。
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协会走位管理员很赏识我,他表示只要我好好表现,不是不能提前转正。
要知道能提前转正的,无一不是文学界的大牛,你我还得多多努力啊!”
孔孟:“……”
他又不知该说什么了?难道告诉对方,你苦等了三年的东西,我反而是被对方死皮赖脸硬拉进去的?
“孔老师,你怎么不说话?”
“我……我就是想问一句,除漫长的等待外,就没有其他方法了吗?”
“这……”邓云想了想,“有,但是太难了,需要你拿出一篇质量极高的古文作品,你刚才也说了,限于目前的大环境,谁有那本事……
哎,我差点忘了,以孔老师你的那篇《劝学》,还是有很大概率能通过检验的,不信你可以试试。”
孔孟连忙摆手:“算了,那篇《劝学》虽挂着我的名字,可真要细较起来,却是很多人共同的心血结晶,还是不献丑了。”
他说这话倒不是脸皮薄,不好意思占孟老夫子的光,而是不想暴露自己已是【古文联盟协会】会员的事实。
听邓云毫无保留对自己说出他的多年心得,孔孟确定这是位敦厚善良,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学者。
对这样的人,自己怎么能让他尴尬呢?
所以能多尊重,还是多尊重点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