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如此,赵浮生记得很清楚,林建岳如今正处于困境当中,在九七年回归前夕,港岛楼市处于高峰,林建乐以六十九亿港元高价购入中环富丽华酒店计划重建,结果九八年亚洲金融风暴令楼价下跌,丽新发展因购入富丽华酒店向银行借贷,令其负债超过百亿港元,成为岛内亏损最高的上市公司,股价因而下跌。
一直到后来,林建乐涉足影视制作行业,接连拍摄一批卖座大片,上市圈钱,总算恢复元气。
而现在,应该是林老板转型的关键时刻,要是赵浮生没记错的话,他就是从投拍开始踏上翻身之路,虽然这个时间,被自己提前了两年。
“写下去是自然的,不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的版权,在我手里吧?”赵浮生平静的对刘天王说道。
他也没绕什么圈子,言下之意很明显,你林老板想要拍第二部可以,不表示一下自然是不可能的。
生意是生意,交情归交情。
这个道理,刘天王比任何人都清楚,他也知道,赵浮生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就把这么一部电影的版权交出来。
别的不说,单单是如今的票房就已经证明,当初赵浮生的话没有说错,他确实写出了一部可以拯救如今低迷的香港电影市场的佳作来。
而越是如此,这件事也就越不好办,毕竟赵浮生不是导演,他只是一个编剧。
而编剧的地位,有时候真的不好说。
最起码,在刘天王的眼中看来,赵浮生的身份地位虽说不如自己,却绝对不能像有些人对林建乐所建议的那样,随随便便的糊弄过去。
此一时,彼一时,当初的赵浮生虽说在广告界声名鹊起,但毕竟不是影视圈的人,说白了,他只是个玩票的编剧。
而现在,根据刘天王所知道的消息,赵浮生最起码已经写了三个电影剧本,而且在圈内也认识了不少人。
常年来往于内地,刘天王很清楚,别看赵浮生如今不显山不露水,但如果林建乐真的听了别人的意见,悄无声息的把第二部拍出来,且不说第二部的剧本质量能不能媲美第一部,单单是这个名声,就彻底的臭了。
尽管香港电影是有名的一窝蜂喜欢跟风,可这毕竟涉及到他刘天王自己的名声,一向爱惜自己羽毛的天王,无论如何是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我知道,所以我才给你打这个电话,你考虑一下,什么时候有时间,把第二部的剧本写出来,怎么样?”刘天王诚恳的对赵浮生说。
“不必了。”赵浮生根本就没考虑,直接拒绝了刘天王:“华哥,我不打算写第二部。”
“嗯?”
刘天王一愣神,完全没想到赵浮生居然给自己这么一个答案。
原本他以为赵浮生会和自己解释一下,结果人家直接就拒绝了,一点圈子都没绕。
“浮生,你不是在开玩笑吧?”刘天王沉默了片刻,对赵浮生问。
赵浮生微微一笑:“华哥,我不瞒您说,本身这部戏就是做广告策划的时候灵机一动想出来的,您让我写后面的内容,说实话,我压根从未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