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计还没说完,众人已经惊讶不已了,这个什么《千字文》他们没有听说过,也不好妄语。不过这《周语三卷》他们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周语》隶属于《国语》,主要记载了周王朝时期的各种社会政治事件。整个《国语》分为多部,几乎多为残卷,听说天底下只有颍阳学宫有全套。
现在其中的《周语》竟然明晃晃的出售贩卖,怎不令人欣喜。
那伙计不顾众人的蠢蠢欲动,伸手拿起一本书在众人眼前扬了扬,继续说道:“这批书册一共两百册,一人限购一本,先到先得,排队购买。”
众人看到他手中的书,与现今的竹简完全不一样,是用纸叠在一起很多层,最后用麻线串联起来的。
既然发话了,谁都没有犹豫的,今日这种情况,他们早就带足了银钱,此时生怕自己动作稍微慢一点就抢不到了。
一时间人头攒动,纷纷往前挤,好在伙计训练有素,一人收钱一人拿书,倒也有条不紊。
只不到一刻功夫,《周语》便被抢售一空。剩下的就只有从未听说过的《千字文》,后面之人面有憾色,懊恼的问伙计,以后可还有这种售卖。
伙计也是人精,笑道:“以后还有没有不知道,这毕竟是学宫中各位先生抄录的。如果再次出售,知书阁肯定会通知大家。不过这《千字文》也是不错的,读起来朗朗上口,可以说是孩童启蒙之书,家中有刚入学子弟,便可让其学习,可谓事半功倍也。”
没买到书的都深觉遗憾,此时听到伙计的话,心中也有些动摇,那就买回去看看也不错?反正新鲜玩意儿,买了也不亏。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买不到《周语》,买本儿童读物充充门面也可,谁家没有几个蒙童呢?
《周语》三卷只薄薄的十几页纸,拿在手中感觉十分轻便,这种书自己提拎个几十本都没问题。不像竹简,只两三卷就已经十分坠手了。
最后连《千字文》都一售而空,后来人也只能遗憾而归。
纸的售卖情况也很是良好,特别有人对比了成书后纸书与竹简的好处后,就已经没有了任何的顾虑。
想想看,读书时一卷竹简拿在手中,单单重量可经不起长时间的消耗。而纸书拿在手中如无物,看多久都不会觉得累,随身携带也方便,而且自己用毛笔抄录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只不过半日而已,知书阁的纸和书就已经完全售罄,被告知了明日再来时,众人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开售第一天,圆满成功!
陶睢笑得合不拢嘴,将账目递给卫苏,“卫郎君且看看,今日的纸和书都全部卖完了,这是全部的账目。”
卫苏接过来,大体上扫了一眼,就递给了一旁的秦湛,然后问道:“反响如何?”
陶睢点点头,“很不错,很多没有买到的人心心念念。只是……我们以后还卖书吗?”
“卖!怎么不卖,还要花样多种多样。”卫苏笑道。
陶睢一脸忧心,那日王驺的话还犹在耳,如果书籍传播开去,其后果会是什么样?这对世家大族会有怎样的打击?将来如果天下的世家大族联合起来,他们能承受的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