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莫少珩将卤猪耳朵,卤猪蹄,卤猪尾巴,卤猪心猪肝这些拿出来的时候,可是愣住了好多人。
但莫少珩说得头头是道,又将卤肉要么切片,要么切块,摆了个盘,反正看上去和他们平时认识的猪肉是有些不同。
所以被莫少珩忽悠着,以一副慷概赴死的心态尝了一尝。
结果,这一尝根本就停不下来。
他们都开始怀疑他们的舌头,这真的是那百姓都嫌弃的难以下咽的猪肉?
那卤肉一咬进嘴里,是各种味道的回香,还有那肉味,并没有腥味,甚至味道一点也不比牛肉和羊肉差。
莫少珩为了去腥,的确花了不少心思,光是各种药材都用了不少,很多香料现在都还是当成的药材再用,估计也就莫少珩将它们用来做菜。
连圣人都惊讶了好久。
莫少珩将如何去腥的方式大概说了一下,其中其实使用得最多的还是盐。
而盐,他们北凉马上盐价就会降下来了。
环环相扣,莫少珩口中养猪的经济效益似乎真的能达到。
说不得……说不得以后北凉的百姓也能吃上不错的肉食了,而不是像现在,他们北凉的百姓,一年到头桌子上也未必能见到一两次肉。
这个影响实在太大了。
莫少珩阐述着养猪的各种好处,放牧牛羊反而成了其次。
而无论养猪还是放牧牛羊,都需要大量的牧童。
他们也大概明白了莫少珩说的帮难民养孩子是什么意思了。
正好缺牧童不是。
用莫少珩的话来说,就是凭空多出来了无数能够提供经济效益的工作岗位。
他在招工,只是……是在难民中招,招收那些养不起,可能会被丢弃的孩子。
一举两得,利好各方。
当时的金殿上也是惊讶了好久。
当然,因为是从来未有过的事情,也遭到了不少质疑。
最终就变成了,愿不愿意“投资”养猪和放牧,就看莫少珩能不能拉到“投资”了。
也就有了莫少珩找赵棣卖田帮难民养孩子的事情和范寇也想参一脚的事情。
这事情不由朝廷主办,而是由莫少珩牵头。